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军如山,一骑西来!(第2/3页)

“如今我军即将渡河,须得防备闯军西进,抄我军后路……”

“奴才以为,最好兵分两路,一路入雍州攻占长安,一路入豫州攻占洛阳。两京一下,不但伪夏遂亡,李鸿基也亡无日矣……”

蔡籍说的口干舌燥。他侃侃而谈,分条析理,深合眼下局势,可谓又稳又狠又快的战略。

虑事之用心,言辞之切当,有目共睹。

就是那些轻视夏人降臣的女真贵族,都听的不住点头。

这个好奴才,深知中原情憋,倒是说的在理。

洛安不禁点头道:“蔡卿志虑忠纯,建言深合朕意。那就两日后分兵吧。”

“朕率主力攻雍州,入长安。岱善、济尔哈率东路军攻豫州入洛阳!”

“喳!”岱善和济尔哈一起领命,“臣弟就等大汗分兵了!”

洛安一摆手,“分你们一百万兵,拿下豫州,灭了李鸿基!”

“喳!大汗放心,百万大军足够了!”

洛安点点头,“记着!拿下洛阳后不要停留,直接南下荆州,灭了张秉忠!”

“喳!”两人神色振奋的领命。

“大汗!”一位尊者修为的女真将领进入大帐,禀告道:

“启禀大汗,奴才带人抓了三万多夏人女子,全部是好看屁股大的美女,还请大汗分配。”

这位将领是专门搜刮夏人美女的,这一次进入并州,筛选了数万容貌上等的美女。

这些美女都是精挑细选过,是专供大汗和八旗贵族的,一般士卒可没有份儿。

洛安点点头,“过河以后,最好的五百人送到中军大营,其余的……照老规矩办。”

“喳!”那将领笑着领命。

接着,洛安调兵遣将,一一分派任务,却似乎完全忘记了约束军纪。

就好像,完全没有约束军纪这回事。

女真将领自然巴不得。夏人降臣有心谏言,却终究还是不敢开口,只能对蔡籍递眼神。

他们希望,蔡籍这个黄太极最信重的夏臣,能谏言大清约束军纪。

尤其是到了繁华无比的长安、洛阳,不约束军纪怎么得了?

他们虽然是降臣,可终究是夏人,也不想中原大受荼毒。

可是,蔡籍张了张嘴,却还是将想说的话咽了回去。

谏言约束军纪?你们怎么不说?又不是我蔡某一人长了嘴。

若是他谏言,他肯定黄太极会采纳,可是同时,黄太极一定会认为,他对大清的忠心,还有保留!

那么,就可能影响对他的信任。

更重要的是,女真贵族们必然会恼恨自己多事,那就是得罪了整个八旗。

那他将来还怎么立足?

算了。打仗哪有不生灵涂炭的?

乱世,没办法!

只能再苦一苦百姓。等到大清定鼎中原,开始同化,不就好了?

自己可是做大事的,为了中原的将来,为了让大清融入华夏,他必须以有用之身,得到黄太极的重用。

曲线济世,我心谁知?

怎能因为谏言约束军纪,因小失大?

一念至此,蔡籍就完全熄灭了谏言约束军纪的心思。

其他降臣见蔡籍都不敢发声,也都熄灭了那点念头。

罢了,犯不着为了中原百姓的事,触犯女真人的霉头。

横竖,乱世哪有个好?百姓们苦一苦,忍几年就过去了。

大清要的是天下,总不能将夏人杀光吧?杀光了,哪来的赋税徭役?

洛安何等精明?他目光一扫,就将蔡籍等夏人降臣的心思看穿。

既然你们不说,朕也懒得多事。

按道理,洛安本是夏人,生于斯长于斯,总有一点鱼水之情。如今既然是大清之主,他一句话就能约束八旗军纪,让夏人少受荼毒。

然而,洛安没有这么干。

和蔡籍等人不同,他是连这点心思都没有。

这倒不是洛安为了笼络八旗将士故意放纵他们。而是……他完全就没有丝毫的家国意识!

他是夏人不假,可他内心深处,从来就没有华夷之辩,没有异族大防。

他的认知中没有所谓的夏人和女真人,他的人际区别,只有:我和别人!

无论是夏人还是异族,在他看来都是别人,不会让他产生偏好。

既然夏人在他眼中和异族没有两样,那他也就没有约束军纪的念头。

就是头上的金钱鼠尾,洛安也不认为有什么不好。

丑吗?他不觉得。

这一点,同样和蔡籍等人不同。

蔡籍等人对金钱鼠尾,内心十分抗拒,觉得丑陋不堪。

可为了活命和富贵,他们只能捏着鼻子接受,还要装的很喜欢。

心态有点像姬女。

洛安就不同了。

什么衣冠发式他都不在意,也就不觉得丑陋。接受起来完全没有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