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酿酒 腊八(第2/2页)

老婆被男人收拾不满了也得忍着,毕竟这年头就这样,再说男人在外边更辛苦。

但是儿子还想说,那就……太好了,终于有能让自己解气的人冒头了!

燕长青对二娃的屡次作死已经习以为常,淡定地一指厨房:“在家没吃饱吧?去厨房自己盛饭去。”

二娃很屁颠屁颠地就直奔厨房,接着发牢骚:“七斤哥今天你家也不吃肉啊?”

这节日叫腊八粥,你炖一锅肉让家长们怎么讲故事啊?

燕长青都懒得搭理这货,你还想找不懒的媳妇呢,那你也得先找到个媳妇。

他们当初去打工几年后,这货终于谈了个女朋友,对他特别死心塌地,手都没拉几次呢,就告诉他,为了纪念他第一次给自己送玫瑰花,特意把那朵玫瑰纹在了自己身上某不能轻易示人的部位……

二娃这货还挺感动,跑来给燕长青说了说。

幸亏分的挺快的,等二娃存的那几个月工资花光,人家就因为家里老人过世回老家了,从此消失不见。

然后伤心欲绝的二娃拉着一个小伙伴在深夜街头狂饮,沉醉不知归路,误入小巷深处,从此走向不归路……

……

腊八粥过后,燕二河又骑着摩托车哒哒哒地回来了。

天冷了,就不能带娃骑摩托了,不然坐前面的娃就成了挡风被。

跑过来就先看稀奇:“七斤,又酿酒呢?一次你只酿这么一点点,够谁喝啊?”

燕长青从第一次酿酒之后,痛定思痛,改变了酿酒的规模。

他制造了一套小一点的酿酒器具,每次一袋子高粱分成几份,分别发酵。

因为试验的次数多才能更快提升技能熟练度,也能减少点经常收购高粱的麻烦。

燕长青随手把酒递过去:“尝尝,是不是没苦味了?”

燕二河抿了一口,点点头:“嗯,不错不错,怪辣!”

燕长青:……

找错人了,二叔和老爸都一样,基本不喝酒的。

见侄子不吭声,燕二河又抿了点酒:“确实挺辣的,味道怪足。”

燕长青不得不开口:“这次回来有事吗?”

“没啥事儿,就是回来看看。”燕二河把碗里剩下的一点酒又抿了一点,看了看不想喝了,但是倒掉又挺可惜,有点纠结。

燕长青安静地等着,过了一会儿二叔终于把那点酒喝光了,放下碗一抹嘴:“这几天忙哩很,快过年了,进货的也多,啥事儿都多。还有个县里的管商的人经常过来,你姑父说他估计是来打秋风的,都忙死了还得管他饭……”

“对了,你姑父说让你有空了去一趟,快年底了,盘盘账。”

最后一句才是重点的吧!

燕长青想了想说道:“那我等会儿搭你摩托车过去吧!”

……

燕二河答应一声,就到处溜达去了,村里现在不少人都不经常回来,忙半月外出跑几趟再回来看看是常事。

经常回家的燕二河就成了他们的口信信使,通常传的话是XXX还有几天就回来了,让家里人放心。

市场的模式也在不断摸索中改善,比如现在燕水兴曾双喜他们,远点的路程已经到达了江城甚至更远的地方。

他们寻找到合适的货物,拉回来放在市场等客户,成交之后利润分成一部分给市场。

和商场出租柜台不太一样,商场里面租个柜台不管你亏本赚钱都要交柜台的租金,不管你赚多少钱,租金是固定的。

但是市场这边是等你赚到钱了给我分成,你赚的越多就要给我的越多,不赚钱了我也不要钱,真亏本那没法,反正市场不赔钱给你。

不乐意给市场分成的可以自己出去跑生意,去别处进货自找销路,不依靠市场的话,市场肯定不收你钱。

不过现在愿意完全脱离市场的人很少,大部分还是觉得靠着市场更省劲儿,以前要拉着东西到处跑着卖,现在只要能找到便宜的货源,货物放在这里就可以安心等客户,交易起来有人监督,都比较放心。

燕长青是知道可以开办成那种大市场,出租摊位店铺直接收钱。

但是现在这情况是大家摸索出来的,也是多数人都乐意的模式——他们觉得这样没什么约束。

弄到货物就在这儿放着,然后想等就等,不想等了就去找客户过来,靠着市场的名声别人更容易相信,在这里做生意双方能省不少心。

不过燕长青总感觉这样不长久,迟早还得变。

但是他也不打算多管,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嘛,一切靠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