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计划太多 乱组乐团(第3/4页)

也不求能专精,反正多了也不妨碍什么。

……

考虑到反正小玉盘又没什么限制,燕长青甚至在酒厂酿酒的时候,把酿酒的技能再次细化了分类。

从选粮浸泡到蒸煮,拌曲下窖到蒸馏,每一步分别形成一个小技能,统一划分到酿酒技能的下面。

即使如此,他还不满足。

还把自己的种植技能又拾了起来。

酿酒需要粮食,种粮食目前都是村里人自己留种,卖粮食种子的行业还没兴起。

就算过些年粮食种子行业兴起,他也不打算考虑购买种子。

不是钱的事儿。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买种子好事,毕竟能提高产量,但是买了几年以后,就得年年买了。

这种模式可能会提高产量,但是燕长青觉得自己有技能,可以自己慢慢培育种子,迟早也能提高产量。

至于说购买种子提高产量对农民生活的改变,考虑恁多干啥,想种什么就种点什么吧,周围村子分的地太少,也没有人能靠自家的几分地种地发家的。

……

就像燕长青对爷爷奶奶说的,只要他想找事情干,那就有干不完的事情。

市场到大燕庄的公交车开通了,每天早饭后从大燕庄出发,午饭前从市场出发返程,午饭后休息一会儿再出发,晚饭前返程。

最高兴的就是燕庄附近几个村子的人,现在车费定价是上车一毛钱,小孩免费——所有人都是,也不管从哪儿上车。

本来燕长青考虑说大燕庄本庄人不收费,其他地方的话,在市场做生意的以及工作的,酒厂工作的,家属都不收费。

但是燕兴旺老头刚好听见他这个想法,提出了反对:“靠着市场酒厂有活干的人也不差这一毛钱,像你那么干,给车上收费的人添多少麻烦啊!”

燕长青怀疑老头有想法:“你是不是想让自己人去开车?”

老头现在拽得很:“我有那闲工夫吗?现在我亲戚家里都找不到个闲人去当司机,你爱找谁找谁去,反正别找我就行。不是我说你,司机你都不好找。”

燕长青不信,结果发现还真是。

客车肯定不能找个二把刀来干,但是好司机都跑大车去了,谁乐意整天在乡里打转转。

最后燕二河出马,总算找了两个年龄大点的老司机,开了几年车,身体不足以支持继续跑长途了,让他们轮流在乡里打转吧!

统一收一毛钱还能省事,就放个公交车的投币箱,上车的人自己塞一毛钱进去,一个司机就可以,不需要再有一个专门收费的。

……

就在燕长青安排好所有事情,安心在酒厂刷技能的时候,油田那边来了个电话。

祝昌盛开心得不得了:“长青,有好事儿啊!大好事。”

燕长青一愣:“什么好事”

“那就得说说省台那边多小家子气了。”祝昌盛的语气冒出了几个不友善的词,然后才笑着说道。“他们不让咱们去,但是今年春晚要搞改革,民族乐器不能少,而且今年节目征集上也放宽了,陈助理打电话说,让咱们只管去报。”

燕长青都傻眼:“咱们?油田文艺宣传部民乐团?”

“对啊!”祝昌盛信心满满。“咱们有你啊!”

燕长青仔细认真详细地盘算了一下油田文艺部的人,觉得本部门的乐团拥有丰富的自家门内演出经验,具有优秀的团队合作经验和向心力,有着极其豪华的阵容,是一个绝对优秀的团队。

放在任何一个城市的公园里,都是一个不容小觑的优秀中老年团乐队。

再加上自己强大的实力,只要能上春晚……

燕长青和祝昌盛也不见外,直接说出来了:“祝叔,咱们这团队实力,要是上了春晚,那不是对人家大城市的各大乐团组织打脸,那是把他们的脸,按地上擦地板了吧?”

祝昌盛呵呵笑了笑:“我就猜你这么想,所以我们考虑了一下,准备再从兄弟单位长庆那里再凑几个人,组成个能看得过去的乐团过去。”

长庆油田的油田比较分散,但是总部在距离玉东油田四百来公里的长安市,好歹也算是邻居。

燕长青就无语,他还以为从市里其他单位借人呢,想不到这都跨省了。

但是想想这年头的山头划分,好像也没毛病。

不对,自己身为油田人,当然要有油田人的荣誉感,怎么会想着借外人呢!

……

于是几天后,燕长青见到了长庆油田来的准备组乐团的人。

当时他的眼睛就直了!

大鼓,唢呐,胡琴,笛子,箫,笙,葫芦丝等,这是大多数认识的并且能叫上名字的,不稀奇。

下面还有中阮,冬不拉,都塔尔、弹拨尔、艾捷克等一般人见了能认识,但是不专业的人基本叫不上名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