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你们加油 我看着(第2/4页)

其实能赶在大洪水前建好就行,到时候用大洪水来考验一下质量。

老黄对此结果已经很满意了,他预计两年时间确实有点赶。

可能他自己都没觉得,多年没做事,现在做起来想干的事儿,他有种迫不及待地想表现自己,证明自己的潜在想法,就是想要把所有事情一下子都干成,证明自己多年来无能的表现,其实只是条件限制。

而周佳玲这边,一脸严肃地接过了预算,点点头:“好的老板,那就先在深城建设好了,离香江近点,我要过不去的话,让佩珊也帮忙照看着点。”

接着替自己解释了一句:“我是觉得,经济发展之后,必然带动地产经济的发展,现在早一点买地,避免将来地价上涨。”

燕长青觉得这个助理眼光真好,就是太超前了,几年内地价涨不到哪儿去的。

不过他也没再多说,挥手让俩人赶紧去奋斗去,躺平我一个就够了,你们干吧!

老黄转身要走,又忍不住回头过来:“燕总,怎么感觉,你很确定要涨大水似的,这条小河,就算涨点水也没事的吧?”

周佳玲也好奇地转头看去。

因为太确定会涨水了,燕长青自己可能也没注意,每次说要涨水的时候,都说的比较肯定。

别人都是没啥想法的,一切行动听指挥。

不过这几个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想的就多点。

燕长青笑了笑,很淡定地表示:“该涨水了,等你水库建成,刚好就能赶上大洪水。水利方面你还要多学点的,根据历史和现有天气情况推断,很容易推断出来的,下一次涨水,就是三年后。”

老黄有点迷糊,周佳玲也有点傻眼,老板要当神仙了这是?还搞预言?

三年后的事儿,这么肯定?

对老黄来说,要干就干好,他不担心这个,如果水库连处理洪水的能力都没有,那他还忙个什么劲儿?

而且他很快又想到了一个问题:“那燕总,如果你确定会涨水,我们这边是不是可以先多考虑一些水系?平时美观,关键时刻还可以承担泄洪功能。”

“之前我考虑到小河水流量问题,水系问题规划到水库建成后再建的。”

“你们商量一下,拿出最终方案来再说!”燕长青摆摆手,赶紧去干你们的吧!

……

燕长青虽然不用管太多事儿,不过他还是觉得要稳一点。

现在亚细亚的各地分店都开始亏本了,表面上看起来依然如日中天,火的不要不要的,实际上都要火烧眉梢了。

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

燕长青考虑了十分钟,认为还是要稳一点,虽然他用了足足十分钟,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失败的理由。

酒厂现在现金流充足,而且还有三个分厂在不断地往这里输送现金。

好日子系列酒还是很受欢迎的,连着几年在春晚上打广告,几个酒厂现在最大的想法,就是让燕总多供点原料。

方宝年来这里的目的就是如此,他在这里无所事事地,观察了好几天告辞回家,小本本上记录了好几条。

青省也是产玉的,不过这年头的玉只有几个特定产地的值钱。

就像青省这里的玉料,它是和新省那边的玉处于同一个矿带上的,相距不过几百公里,隔一座山而已。

但是人们只认新省玉,不认青省玉。

众所周知,类似玉石钻石这种东西,价值多少,完全在于人们认为它值多少。

方清亮听了儿子的讲述,立刻就觉得派儿子过去是正确的。

他办事利索的很,现在小市场从当地收购各种特产运到桃树乡市场,酒厂又是一个现金生产机器,不差钱,直接找人订了一车货,要大块玉料,越大越好。

多少吨就不用数了,现在市场最常用的车是八平柴,荷载八吨,实际都知道,能装多少就装多少,具体数量只有司机知道。

至于说一车玉料的价格,一吨也就一千多块钱,就是运费贵了点——必须得说,现在的收费站太狠了点,虽说路好点了,可一路下来经过的收费站不计其数,数一数吓死人。

这辆车在国道上跋涉了几天,才到了燕长青这里——徐一博那边现在还没开采出这么多玉石来呢,可见方宝年父子的效率之高。

……

燕长青还是挺满意的,二话不说让人又捎带了几箱好酒过去。

结果方宝年立刻就来了电话,很不好意思:“燕总,我们这边的玉在市场上不值钱的……你实在太客气了,我们就是表示个感谢,真不用每次送你东西都回礼……”

燕长青无所谓的:“你那还花钱,我这是自己酿的。那酒给你爸留着喝吧!你现在年轻,用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