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目标完成(第2/3页)

这一路上,无论是劝他退兵,还是劝他不要去长江,又或是劝他不要独自带兵离开主军——无论哪次,他若听了,也会不遇到如今之难!

到第四日时,南齐大军彻夜来攻,这种车轮攻势,让魏军城墙头上战士们疲惫无比,拓拔宏甚至亲自上城激励士气,也无法挽回颓势。

难道真的要死在此地?

拓拔宏心中发狠,决心便是战死,也绝不能落入敌手,否则有何颜面苟活于世?

当焚城明志,反正他已立太子,朝局有帝师尚在,不惧变动!

就在拓拔宏准备孤注一掷,准备开城与敌军同归于尽时,东方远方山丘之上,突然火光骤起,成片的魏军旗帜竖起,粗粗看去,怕不是有十万大军。

援军来了!

一时间,魏军士气大震!

拓拔宏大喜,清点呼喊着兵马,一鼓做气,便大开东边城门,向着援军所在突围而去!

而攻城的南齐军卒见此情景,立刻围杀而来,同时,东边的大片骑兵,也带着轰轰马蹄,动地而来。

驻守在东边的陈显达神色大变,几乎瞬间就被城中魏军铁骑撕开口子,让那主力冲出了包围……

陈显达立刻派人前去围杀南齐大军,但他的士卒是最少的,诸军畏惧,速度便不免得慢了,竟生生看着北魏皇帝冲出了包围圈,与那股援军汇合,随后,南齐军追击的速度,本能地慢了下来。

一时间,他愤怒无比:“是谁说大军主力还在阴陵东边,至少两日才能前来?”

无人敢应。

陈显达将手中长矛重重扎在地上,他想咆哮着让诸军前去追击,但话到嘴边,终还是吞了下去。

萧鸾虽然让他都督中外诸军事,来指挥这场大战,可萧鸾却不敢给他大军,只敢给他一万禁军,往来于江北,以张声势,就怕这些武将再来照着他来一次。

他这一侧防线,本就是最弱,贸然上前,只会被魏军惨败,到时,必会让他罪上加罪。

“去信,速让崔慧景、萧衍出兵,不能让拓拔小儿逃了!”陈显达咆哮道。

……

另外一边,拓拔宏看着近在咫尺的魏国大军,唇角不可控制地咧到最大,爆发出成串的狂喜之声。

果然是天命在我,否则,他怎会轻易脱险?

但下一秒,他神色便严肃起来,准备看看是哪个援军来得这般慢,他必要狠狠斥责几句,再摆出不追究的模样,再回头狠狠地嘉奖于他!

只是,当距离越近,在飘忽的火光中,越加清晰地看到那马上的俊美青年时,拓拔宏的脸险些裂开:“阿诞?”

……

“什么,你这只有一万人不到?”拓拔宏来不及问清细节,就被这消息惊住了。

“我们连夜领军,从东边绕过萧衍部从,赶到那边的山头,然后命士兵将旗帜插遍满山,点火装声势,”冯诞有些受不住,几乎是在看到皇帝的瞬间,便倒在他怀里,“陛下,快些离去,一但齐军发现不对,必然会围剿我等。”

“你的病,他们不是说你的病好了么?”拓拔宏慌忙地抱住他,按住他的额头,发现青年的额头滚烫的惊人。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他大吼起来。

他当时离开,就不是不想看到阿诞死在他眼前,难道,难道他再怎么都要失去他么?

“来得有些急,吹了些冷风。”怀中青年按住他手,低声道,“陛下,快,留下人断后,池水河有渡船等候,您便快些回去。”

“好!”拓拔宏知道自己这一时任性给大军带来多少麻烦,当下不再犹豫,将自己的斗篷裹在他身上,将冯诞抱起,翻身上马。

“阿诞,你坚持住,我们很快就回去了!”他一连策马,一边抱紧了怀中人,眼中,不自觉有泪水落下去。

-

萧君泽并没有等太久,三日不到,冯诞便和皇帝一起回来了。

在确定皇帝已经脱险之后,在南齐腹地被拖住的北魏大军终于没有了包袱,奋力突围,在南岸一夜间筑起一处泥墙,开始一边筑城抵抗南国追兵,一边渡河而退。

南齐军几乎是将魏军“礼送”出境。

萧君泽对此并不意外。

萧鸾刚刚篡位,还未将各军将领换成自己人,南齐人心本就不稳,只是在北魏南下,才勉强团结起来。

这个时候,和北魏大战,一但损失过重,那这些大将们就很难在新朝之中有立足之地,反而会给萧鸾夺得他们权柄的机会。

这种情况下,能不打,当然就不打。

而当拓拔宏回军之后,营中便传诵起这次司徒冯诞那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的英勇之举。

以重病之躯,百里长驰,惑敌救主,这种忠义故事,让无数人为之叹服。

从前因为他与陛下的关系不对后,就与冯诞决裂的旧友、御前统领、长水校尉杨津,这次更是直接来到冯诞的病床前,为以前轻慢疏远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