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怎么可以这样(第2/3页)

祖暅顿时一窒,父亲是明帝的心腹,怕是确实要过上提心吊胆的日子,但一想到在襄阳城里,刺史大人的开明与智慧,他恭敬道:“陛下心怀天下,能容四海,是我等小人之心了!”

“吹捧的话不必说了,”萧君泽指尖在桌案上轻点,“建康城外的丹阳有煤铁石灰,你既然是从襄阳过来的,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吧?”

历阳这个名字他很陌生,但只要知道后世那里叫“马鞍山”,就知道这里的资源多到什么地步了。

祖暅当然知道,一时间心绪激动,不能言语。

“朕会将历阳县便划入南京、咳,建康城治下,”萧君泽难得地行使了皇帝的权利,“知道你不擅俗物,所以,会有人来帮你。”

祖暅受到的冲击有些大,只是讷讷点头。

于是萧君泽一招手,一名俊美温文,衣着简朴,却难掩一身贵气的青年从屏风后走出,微笑着对祖暅道:“在下元彦和,以后便多有叨扰了。”

“彭、彭城王??”祖暅惊得整个人都裂开了。

天啊,我朝陛下这是勾结了北魏意图谋反?

不不不,乱想什么,分明是北朝亲王勾结南朝,意图——神啊,北魏权势最大的宗王,隐姓埋名来南朝当个浊官,他图个什么啊?

“有不习惯的告诉我。”王座边,他的陛下还在温和地对元勰交代。

“没事,”元勰对自己的横跳过来,感觉十分奇异,笑道,“这种奇事,可太有趣了。”

他是真的不愿意去面对太子和任城王、弟弟这些兄弟亲人的争权夺利,可又怕辜负兄长重托。

如今过来,便当是放半年假吧——是的,元勰觉得,在君泽这里学到了当学之术后,就得立刻回去帮助兄长。

萧君泽与他相视一笑。

一切皆在不言中。

-

四季节轮转,从莺飞草长,到冬雪蔓延,光阴流转间,似乎什么也没变,又似乎,什么都变了。

长江滚滚东流,从襄阳到建康的船舶一日多过一日。

时光飞逝,一转眼间,南北两朝,已经和平了三载。

这三年里,建康城在不远处的历阳县建立书院,又借着此地的煤铁之利,把襄阳城的货物打得鼻青脸肿。

于是,长江两岸的两处基地,一者依靠着北朝和蜀中,一者依靠着江南繁华之地,分庭抗礼。

……

四月,阴山之北,怀朔镇。

青色的牧草绵延到天尽头,大片的羊群盘踞在草场上,像是一团团白云。

一名俊美的少年编着辫子,他蓝眸深目,面带微笑,叼着草茎,正和同伴牧羊。

“贺浑,听说了么,蠕蠕(柔然)又去武川抢羊毛了。”旁边少年叹息道,“武川那边今年的茶叶和盐铁,怕是买不到了。”

“只要他们敢来咱们怀朔镇,镇将必然将他们斩于马下。”贺浑看着天边,淡定道,“这是咱们的命,岂能让那些蠕蠕夺去。”

六镇男儿,天生就是为了攻伐草原而生,他们才不会怕那些蠕蠕。

“那个蠕蠕可汗非常狡猾,打不过就投降,”旁边的少年无奈道,“偏偏朝廷就吃这套,每次他抢的也不多……”

抢得不多,可这些羊毛,是他们换茶叶、粮食、铁锅、刀具、盐的必需之物,每少一车,不知会有多少牧民熬不过冬天。

“为了羊毛,高车人、奚人、甚至高句丽都来抢占草原,”少年看着远方,“草原怕是要乱起来了,咱们须得熟练兵马,建功立业,就在当下!”

“有道理!”旁边的少年也笑了起来,“所以,阿浑,你的马在哪里?”

少年顿时泄气,生气地把小伙伴踢到羊群里。

“你还偷袭!”小伙伴不甘示弱,两人在羊群里打闹。

就在这时,大地似乎有了微微的震动,两人同时感觉到,立刻坐了起来,看着远方,又将耳朵贴在地上。

“到少有三万的马匹过来了!”两人同时大惊,飞快地试图跑到回去报信。

然而,他们没有马匹,身后,数十队兵马的已经带着滚滚烟尘,向他们与他们的军镇袭来……

-

南国,池塘小荷,微露尖角。

萧君泽站在池塘边,听着萧衍说起北朝的蠕蠕之乱。

“如今北魏皇帝病重,朝廷暂时无心理会这边疆之事,蠕蠕之乱便趁机劫掠镇民,因为此事,北朝战马和牛都上涨了,”萧衍不关心北魏有没有死人,只关心接下来的事,“会不会对咱们的修法之盟有影响?”

如今,南朝上下因为工坊、民户、匠人之事争议不断,朝廷准备让各地威望之人前来修订律法。

“无碍。”萧君泽将鱼食丢进池塘,“元宏还活着,他会处理好。”

萧衍又说了些政务,然后退下——走时,他忍不住多看了一眼自家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