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3/4页)

他则认为其中另有隐情。

谢温峤虽与蒋将军不熟,但以前有过几面之缘,交接过公务,能感到他不像是会轻敌的人。

相反的,蒋将军追求谨慎,行事求稳求妥,如此之人怎会在守城时轻敌,导致全军覆没,卫城百姓被屠,幸存的百姓流离失所?

谢温峤不太相信。

他一回到京城,立刻调阅了蒋将军的卷宗来看。

从卷宗撰写的内容来看,一切过错皆在蒋将军身上,但念及他已在守城时身亡与全家被灭,朝廷会保留他的官衔,不再究其罪。

如果事实如此,谢温峤自是不会偏袒任何人,只当自己看走眼,但是事实或许并非如此。

卷宗上有很多地方都写得很模糊,一笔带过了。

谢温峤不认这份卷宗所述。

他必须得重查。

一份能够定罪的卷宗不该是这样的,太简单了。

卷宗被谢温峤重新卷好,放到一边,他捏了捏鼻梁山根,缓解一下疲惫,听见马车外有人在讨论落颜公主联姻之事,侧目看去。

却与往马车里看的贺岁安对上了眼,谢温峤略感诧异,诧异她和祁不砚也来长安,毕竟是他们见过面的,他朝她颔首示礼。

贺岁安也向他颔了下首。

在帘子落下前,谢温峤不自觉地看向红裙少女身侧的少年。

祁不砚现在跟在青州时没什么变化,靛青色衣衫,身上有银饰,不过好像高了一点,站在贺岁安身边,更显得她小团了。

见到祁不砚,谢温峤无端会想起他说过的交易。

当时,谢温峤拒绝了他。

因为谢温峤自认身为朝廷命官,该用自己的力量去查,而不是通过与江湖人做交易来解决,所以在查青州之事时果断拒绝了他。

可谢温峤又不得不说,在听到祁不砚提出交易的那一刻,他直觉祁不砚是有实力能办到的。

后来,青州之事告一段落。

谢温峤隐约地猜到了操控着一切发展的人是谁。

就是祁不砚。

他不急不躁,很有耐心地一步一步引着玄妙观三善真人露出马脚,像欣赏着垂死挣扎的东西,看着三善真人从高处坠落到谷底。

谢温峤不知祁不砚为何要这么做,但敢肯定他不是为了惩恶扬善,替遭到三善真人伤害的红叶村村民讨回公道,才出手的。

马车帘子落了下来。

视线被帘子阻隔,谢温峤倚在矮案上闭目养神。

马车外的贺岁安也没再看,准备和祁不砚原路返回客栈街,忽有一声哀叫传遍大街,有人倒在一辆马车前,说是被马车撞到了。

这辆马车不是谢温峤的。

他乘坐的马车有官府标志,行人见了官府的马车会匆匆地避开,就算被撞到了也不会大声叫,只会自认倒霉跑掉,哪敢招惹。

撞到人的马车是另一辆,它外面没有任何标志,看不出身份,但看着应该有几个钱的马车。

倒在马车前的男人抱着膝盖滚来滚去,一直喊要对方负责。

贺岁安看得目瞪口呆。

怎会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分明是他在马车驶过来时,故意从旁边冲上去,然后滚落在地的,还有脸叫人家负责,长安城鱼龙混杂,真是什么人都有。

但她没选择贸然出声,选择静静地看,人家兴许有自己的处理方法呢,只见侍女还算冷静地派车夫下去查看男人是否真受伤了。

她问:“你哪儿受伤了?”

男人却叫他们别碰他,说自己被撞得快疼死了,哪里还经得住他们的折腾,大声嚷嚷着要么给银子去看大夫,要么去官府。

贺岁安没看到“撞人”马车里的人露面,却看到谢温峤的马车停下,他越过围观的行人走来,

侍女见到他,表情微滞。

谢温峤没看侍女,看男人。

他掏出一块腰牌:“不用去官府,本官便是官,不会伤害你,可以验你身上的伤了……”

没等谢温峤把话说完,贺岁安听见马车里传出一道轻灵的女子声音:“知墨,给他十两银子去看大夫,其他的不必管。”

这是不想多事的意思。

谢温峤看向马车。

他像是有些不可置信,不解那般烈脾性的人会这样处理事情,换作从前,她恐怕会从马车里跳出来,使劲地揍一顿骗人的对方。

名唤知墨的侍女拿出钱袋,扔给了男人:“去看大夫吧。”

男人抱着钱袋,飞快离去。

谢温峤垂在袖袍里的手握紧,并不多言,转身回自己的马车,两辆不同的马车背道而驰。

街上看热闹的人散开,贺岁安也走了,她刚刚留下来就是想看讹人的男人会得到什么下场,竟是让他得逞,拿银钱跑了。

有人作证亦无用。

马车内的女子都拒绝了谢温峤的帮助,看样子只想息事宁人,不想因为银钱而耽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