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墨家巨子的巨, 时常写作“钜”,意思是刚硬的铁。

这一特质曾体现在历任墨家巨子身上。

比如其中一位叫孟胜的墨家巨子宁死也不背信弃义,派人将巨子之位传给别国墨者后竟毅然带着所有弟子赴死。

再比如一位秦国墨家巨子的孩子杀人了,秦王觉得他年纪这么大了, 得有个儿子养老送终, 便特赦了他儿子,结果这位巨子不领情, 表示按照墨家的规矩“杀人者死”, 亲手结果了自己儿子的性命。

足见这些墨家子弟基本都拥有钢铁般的意志。

这种重义轻生的特质后来大多体现在游侠儿身上, 而游侠儿正好就是刘彻目前的重点打击对象。

唯一不同的可能是游侠儿只传承了重义轻生,没传承多少墨家思想与墨家本领, 对统治者而言无疑只有坏处没有益处。

想想看, 太平年月一群人每天闲着没事聚在一起开怀畅饮, 喝高了一起争执对方就提刀砍人。偏偏这人还朋友满天下, 砍死人这种大事依然有无数朋友收留他、包庇他,没有任何人愿意支持官府将他捉拿归案。

换成你是当地县衙的公务员你慌不慌。

刘彻就特别看这些游侠儿不顺眼。

前几年有个叫郭解的游侠曾名盛一时, 跟着他混的人没一千都有几大百,当地县衙的人拿他没办法, 只能偷偷把他名字写进迁徙名单里头, 表示这人乃是当地豪强,请朝廷务必把他迁去茂陵。

自己管不了,请朝廷管管!

这事本来刘彻是不知晓的,结果郭解门路通天, 居然找上了卫青给他说情, 表示自己很穷, 不符合迁徙条件。

在地方上当地头蛇多爽,去了天子脚下哪有游侠儿的生存空间?

卫青是个实诚人, 收到这样的请托后就跟去刘彻实话实说:“郭解这人很穷,不该在迁徙名单上。”

刘彻一听就笑了:“一介布衣能让你这个大将军给他说话,可见他一点都不穷。”于是要求郭解必须举家迁徙到茂陵。

郭解侄子眼看他们家迁往茂陵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转头就去把那县吏的头给剁了。

叫你把郭解的名字往上报,脑壳别要了!

可见在当大汉基层公务员风险特别大。

很容易碰上一大家子法外狂徒。

没有统治者能忍受治下有这种人存在,刘彻这种性格自然更不能忍,没过多久就找个由头把郭解举族给杀了。

郭解的死预示着游侠的彻底没落。

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游侠。

或许说已经不需要这种容易发展成地方豪强势力的游侠了。

自然也不需要容易发展成当政者巨大威胁的墨家。

这日一大早,李长生仍是早早醒来洗漱,他正擦着脸,就听见哒哒哒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他转过头,借着熹微的晨光看到那个玉雪可爱的小娃娃。

李长生笑了笑,心里觉得当个方士也没什么不好,他本也不是被师父寄予厚望的弟子,霍善更是连师父的面都没见过。

“师父!”

霍善跑到笑得一如既往好看的李长生面前,和李长生说起自己今天的打算。

“我要去捡栗子!”

李长生道:“好。”

霍善问道:“师父你说过栗子捡回来放上小半个月就很甜了,小半个月后锅能做好吗?我想吃糖炒栗子!”

李时珍说没有砂糖的话,蜜糖也能凑合,上林苑这边是备着蜜糖的。

现在他们缺的只有锅了!

李长生:“……”

这就惦记上刘彻让少府那边造的锅了。

李长生道:“我会帮你催催他们,应当能赶上才是。”

炒糖用的铁锅需要人工捶打出来,再快也得三五天,何况打铁锅的人基本是生手,他这个指挥的人也是凭着霍善的描述在旁指导,中途说不准还会失败。不过板栗这东西很耐放,倒是不急在这么几天。

霍善听他师父这么说就放心了,吃过早饭后便去寻卫登几人一起邀太子刘据捡栗子去。

结果几个小孩跑到刘据那儿,赫然看到了司马迁。

等会,他们接下来好像要跟着太子刘据一起上课来着?

他们还没到上学的年纪呢,为什么要上课?

小孩子的脑袋里可装不下这么残忍的东西!

霍善第一反应是拉着卫登几人转身跑路。

司马迁吸取昨天讲课讲跑题的教训,今天打算坚决不和霍善聊题外话,务必要正儿八经地给太子刘据讲讲《春秋》。

没想到霍善更干脆,见到他后居然打算不进来了。

司马迁:“……”

虽然他也不是很想给霍善几人讲课,可也不能看着几个孩子就这么转身跑远。

司马迁提醒太子刘据:“殿下,朝阳侯他们到了。”

太子刘据一早见到司马迁也知道自己要上课了,心里正闷闷不乐着呢,根本没注意到霍善他们的到来。听司马迁这么一说,他转头看向门外,高兴地招呼他们赶紧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