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没有纸, 没有笔,没有考卷,条件这么简陋,倒是省了不少事。

他看明代人参加科举考试, 天还没亮就得排队搜身入内呢, 听闻有人嫌弃搜身有辱斯文,建议在贡院搞个大澡堂, 要参加考试的人先一起裸裎相见洗个集体澡。

夹没夹带一目了然!

既然没有卷子可以印, 霍善便跟灯谜大会那样现场出题, 由金日磾他们记录答题情况。

既然出题人是霍三岁,那考题自然不是正经考题, 而是考些非常实用的常用字。

还不是直接听写, 而是给他们配上使用情景, 霍善自己一个人讲得活灵活现。

再比如你要记账, 这个账字怎么写?

再比如你没钱付账,赊账的赊字怎么写?

一干家长被自家孩子央着来考试, 本来还挺紧张的,感觉自己脑袋空空, 什么都记不住。可听霍善给他们一演示这些字的用法, 他们忽然就觉得要考的字变得亲切起来了。

这么常用的字他们都记不下来,不应该!

再对上自家孩子满含期待的眼神,所有人都卯足劲开始答题。

金日磾默不作声地查看着自己负责那一排的答题情况,心中微微惊讶。

本来他觉得霍善是闹着玩的, 而李长生是为了哄小孩才答应开展这次考试, 没想到这些原本目不识丁的乡人居然还真能写个七七八八。

像曾经奶过霍善的二柱他娘, 字写得更是有模有样,全程一个字都没写错。

小孩儿们都挤在窗外以及门口探出脑袋往里看, 焦急地盼望自己爹或自家娘能考好些。这可是关乎他们能不能骑马游街以及参与明天那场饺子大会的!

瞧瞧霍善挂在墙上那朵红花多大多漂亮,没有小朋友能够抗拒这种大红花奖励!

众小孩正紧张关注着家长们的答题情况,没注意到一行人悄然混入他们的陪考队伍中。

为首的不是旁人,正是回去兢兢业业当了两个多月皇帝的刘彻。

天气冷了,刘彻也不怎么爱出门了,每日就待在宫中处理处理公务,听听文武百官的年终汇报。

说实话,这年终汇报年年都差不多,着实没什么新意,若非看在底下人辛苦那么久的份上刘彻都懒得听。自从王夫人病逝,后宫也没什么新鲜乐趣,刘彻便愈发觉得无趣了。

赶巧今天霍去病表示手头的活忙完了,想提前开始休假,刘彻一听就来了兴致。

哪有底下人都休假了,他还闷在宫里的道理。

刘彻二话不说喊上卫青一起出门去。

霍去病对此只有六点想法:……

他来看自家娃,刘彻凑什么热闹?

刘彻振振有词,表示孩子不是他一个人的,是他们共同的后辈。小孩子忘性都大,这么久不见了,他们再不出现就该把他们忘光了。

霍去病没办法,只能与他们一同出门了。

这次一起来的还有卫青的好朋友公孙敖。

据传卫青当初让李广分兵,不让他正面刚单于,一来是因为刘彻觉得他几次正面迎敌都失利,让他打前锋不太吉利,暗中让卫青别让他正面上;二来则是公孙敖刚失去自己的侯爵,卫青也想让他立功恢复爵位。

可惜公孙敖运气也不怎么样,每次领兵上阵一不小心就能打出个全军覆没结局,连卫青都带不动他。

卫青对此也很无奈。

少年时公孙敖曾救过他的命,这是真正的过命交情。可公孙敖每次都失利或者无功而返,他能有什么办法?

刘彻也没打算带公孙敖的,只不过他们去找卫青的时候公孙敖正好也在,便捎带他一起过来了。

公孙敖此前还没见过霍善,只知道霍去病多了个娃,可这娃才三四岁,他也没有非要见上一面的想法。

他听说霍善在组织一场考试,心里还觉得有些新奇:才这么大一点的小娃娃能怎么考别人?

等站在外围听了一会,公孙敖就有些想发笑了:这考得也太简单了,说不准连他这个大老粗上去都能写出来。

偏偏这大的小的都认真得很,仿佛这是场关乎自己前程的重大考试似的。

不过霍去病这个娃倒是确实很机灵,报起题来都是眉飞色舞的,一看便叫人心生喜欢。

霍善连续给家长们报了十轮题目,嘴巴都讲得有点干了。旁边的李长生适时给他送上温水,他立刻咕咚咕咚地喝了起来。

识字题考完了,该考算术题了!

霍善润完嗓子,继续兴致勃勃给家长们报题。

识字算数,一个都不能落下!

等霍善忙活完两轮考试,李长生便带着金日磾他们去统计考核结果。

霍善这时候才注意到霍去病他们过来了,屁颠屁颠跑出去见自己亲爹。

刘彻许久没见到这小孩,心里怪想念的,长手一伸,径直把他捞了起来。

旁边的公孙敖看得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