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霍善这次出城玩得很尽兴, 不仅玩够了射箭,还从周围薅了一堆新鲜蔬菜瓜果和鸡鸭鱼羊带回太守府加餐。

李长生见他热得满头大汗跑回来,顺道安排他搓了个澡。

霍去病听闻李世民也有过多年征战经验,邀李世民第二天跟他去军屯里溜达一圈。他是不爱读兵法, 觉得老一套已经不顶用了, 但如果是来自几百年后的练兵意见他还是愿意听一听的。

至于照不照办就看具体举措适不适合了。

李世民认为水师还是很有必要的,一旦南方真正开发出来, 南边的物产总得往北方运输吧?这些水师哪怕打南越和西南夷时排不上用场, 将来南方繁荣起来以后原地转型成运输船也不错。

隋唐为了把南方的粮食运到洛阳, 可是费老鼻子劲把南北的水路给打通了。

不说挖的时候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光是维护这些河道每年都得投进去不少钱。

那么大一个天下, 统筹规划起来还真不容易。

双方交流得还算愉快, 李世民还给霍去病推荐明光铠, 这是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那一场场动乱筛选出来的盔甲, 上战场非常好用。

霍去病以后打匈奴时穿上明光铠往马背上一跨,煌煌日光映照在甲衣上, 绝对能亮得对面的匈奴人睁不开眼!

霍去病听说这种甲衣颇具实用性,而且穿身上还挺威风, 总感觉刘彻应当挺喜欢的, 便问李世民讨要了具体样式。

一旬转瞬即逝,李世民不仅毒清干净了,连早年征战留下的暗伤都好得七七八八。

杜甫本就是只是偶感风寒,修养几日就好全了, 留下来只是为了多和李时珍他们聊聊安史之乱的事而已。

杜甫先李世民一天到来, 也先李世民一天回去。

霍善得知杜甫如今一穷二白, 很热心地表示诊金结算以后跟他回家去看看,至少给孩子做个身体检查, 说不准也不全是因为饿死才夭折的。

倘若真的是因为杜甫寄钱不及时才出的事,他还可以给杜甫家里留点番薯,这东西最初本来就是为了救荒才引种的。

这些不靠谱的大人哟,还是得崽来操心!

至于那些更宏大的事情,霍善还不太能理解,他能做的只有帮一帮自己见到的人而已。

杜甫听后很是感动,表示回去以后就等着霍善过来。

霍善送走了杜甫,诊金结算就开始了。

杜甫这次连药都没用几天,病就治好了,只不过有些风湿之类的慢性疾病是需要长期调养的,还是留了点毛病没能断根。

总的来说,诊金并不是很多。好在霍善现在也不太缺诊金,他邀请来的患者基本都已经发展成长期交流对象,有很多个义诊点可以刷宝箱,每个宝箱至少都能开出一枚商城币呢!实在买不起新商品了,他可以随机找个地方出诊。

好的医疗资源这种东西,永远都是短缺的,他到哪里都很受欢迎。

基本上只要出去义诊个三天,医馆结算的诊金以及宝箱就可以覆盖本旬上架的货物了。

霍善都没怎么看诊金,直接看向杜甫为奖池提供的新技能。

他定睛看去,只见结算界面出来一个……【死犹不忘】!

霍善:???

再看介绍,讲的是苏轼自述梦见了杜甫,杜甫跟他聊起了自己那句“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说是世人都认为这句诗讲的是恨不得吞并东吴为关羽报仇,实际上这句诗写的是吴蜀唇齿相依,不应相图,给了别人机会!

苏轼醒来后就把这个梦记录下来广而告之,让别人不要再误解杜甫的诗意。

后世人看到这两个大文豪跨越时空的交流,感慨杜甫死后犹不忘诗,真是书生气十足!

用了这个【死犹不忘】,可以让前人进入后人的梦乡!

霍善不由把这个技能介绍发给苏轼他们看,问杜甫是不是真的曾经托梦给苏轼。

没想到他们还有这个缘分!

杜甫:???

他怎么知道自己死后有没有给苏轼托过梦?

苏轼出来现身解释了一番,表示他觉得自己的理解是对的,又觉得光靠自己说不够权威,所以就说自己梦见了杜甫本人。

这不,经过他这么一操作,大家都没再误会杜甫的意思了!

要是没机会见到杜甫,苏轼是不会跟别人讲的,但对着杜甫本人他还是得澄清一下的!

杜甫:“……”

这个苏轼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不太靠谱的气质。

事实上杜甫自己为商城增加的新商品也不怎么靠谱,是种乌漆嘛黑的饭,看介绍说是青精饭,相传为道家养生食品。

实际上这是用一种叫南烛草木的果子榨了汁拿来蒸饭,蒸出这种乌漆嘛黑的效果!

杜甫写《赠李白》的时候曾经提到这种食物,诗中写到“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可见这东西在唐朝人心里头有着极好的保健功效,吃下去后气色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