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霍善只是听了一会儿, 就觉得这两个博士大有前途,当场把人家拉过来……帮忙改卷。

虽然考的都是医理,但是有参考答案在手,只要阅卷官对这方面稍有涉猎就能帮忙批改。实在拿不定主意的, 还可以问人嘛。

人鼻子下面长了嘴巴, 难道只是为了给他们吃饭用?绝对不是的!

霍善逮着人家一番动员,结果不仅那两个博士动心了, 连那些个不通医理的博士也动心了, 主动说要一起去帮忙。

他们对霍善安排医师资格考试的章程颇感兴趣, 准备阅卷期间找机会探探底。

壮丁这种东西,那肯定是越多越好的, 霍善领着一群博士呼啦啦地回到了考场之上。

在旁人眼里, 那就是一个小娃娃领着一群白胡须老头威风至极地返回考场。

场中一干准医师:?????

不是吧, 他们只是考个医师, 为什么各科博士都过来了?

原本不紧张的人此时此刻也忍不住汗流浃背了。

这还是他们没敢抬头看,不知道嬴政他们也才在高台上瞅了他们好一会。

霍善下午带着一群白胡子老头儿聚众批阅考卷, 夏无且则紧锣密鼓地把第二天的临床实操考试安排下去。

笔试过了,还得有面对面的实践考核嘛。

由于负责临床实操考试的考官实在太少, 霍善和夏无且还特意组织了一场加试, 连夜给当天下午筛选出来的优秀考生授予正式的医师资格。

第二天他们就能摇身一变,从考生变考官!

说是考生,其实年纪都已经不小了,不说跟夏无且一个年纪, 至少都过了而立之年。

从岁数上来看, 他们当考官倒是比霍善更相宜。

有了批新鲜的考官加入, 霍善第二天依旧只负责在考场中到处溜达。

他身后依然跟着群白胡子老头儿。

主要是他那张小嘴特别能嘚啵嘚啵,给人家讲什么“不为良相, 则为良医”,又给人家念叨张仲景那套“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反正吧,闲着没事学点医,有益于君王,有益于亲友,有益于天下苍生,还有利于自己。你也不想自己被庸医忽悠乃至于耽误亲友病情的对吧!

别人没这个条件、没这个底子学也就罢了,你们本来就识文断字,有相对成熟的思维方式,你就说你学不学吧!

经过霍善一通忽悠,他们考试章程没了解多少,倒是不知不觉生出一种“我不学医真是罪大恶极”的感觉来。

霍善拉壮丁讲究众生平等,意思是无论男女老少,来了都得给他干活。他一点都没因为博士们年纪大而嫌弃他们,愣是拉着人家忙活了一整天。

甚至让人家帮忙手写大秦第一批行医资格证,而他只负责拿着自己刚到手的宝贝印章啪啪啪地往上面盖章。

那气势,看得博士们的白胡子都忍不住抖了抖,生怕他用力过头把太医令的印玺给弄碎了。

虽说以嬴政他们溺爱公子善的态度肯定会给他再补一个,可在新印玺补上之前这小子肯定会难过挺久。

哄小孩可是一件很令人头疼的差使!

到傍晚的时候,霍善才终于感觉有点累了,问韩信能不能背他回咸阳宫。

韩信的背,莫名让人想趴一趴!

韩信:?

韩信虽不能理解霍善的眼神为何灼灼发亮,但也没有拒绝霍善这种小小的要求。他蹲下,方便让霍善环住他脖子。

霍善如愿以偿地趴上了人家韩信的背,困意一下子全没了,开始精神抖擞地跟韩信讲起北边的问题。

北边的匈奴时不时就南下骚扰一下,实在令人烦不胜烦,俗话说得好,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现在长城修得七七八八了,那就是咱们北上的补给线。

每到春夏之际,草原刚过完冬天,牛羊都掉膘了,正是匈奴最虚弱的时节。不如咱明年找机会冲过去先下手为强,抢他们一点牛马和人口,那可都是大秦目前最需要的,大秦缺人口,也缺牛马!

只要持之以恒地反骚扰回去,何愁草原不能成为我们的天然大牧场!

信我的,优势绝对在我们这边,韩将军冲鸭!

韩信:?????

韩信客观分析:“匈奴人居无定所,恐怕不好找。”

霍善道:“你用兵这么厉害,肯定有机会摸清他们的行踪!”

韩信完全不知道他莫名其妙的信心到底从何而来。

两人边聊边走,很快到了咸阳宫门前。

扶苏早已得了信,亲自出来接霍善。

远远见到韩信背着霍善,扶苏只觉这小子当真是见到谁就亲谁,一点都不念着旧人。

他上前把霍善从韩信背上抱下来。

韩信听说这位公子善一般出现个三天就会离开,知道自己临时获得的带娃任务应当是完成了。他立在原地目送霍善“兄弟俩”迈入咸阳宫,心情不知怎地还有些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