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心意(第4/6页)

她只好跪下谢恩接旨表忠心,天盛帝满意的看着她,道:“你面上出使西凉,却还有个任务,给朕盯紧点长宁藩,朕怀疑长宁那边和西凉,只怕难免也有些勾结,你仔细看着了。”

你知道长宁和西凉有勾结,两个敌人虎视眈眈在那里,你还派我去?凤知微手指无声的捏着,脸上笑得端庄和祥,“陛下放心,臣一定为您看好西南门户,有什么东西爪子伸出来,砍断就是。”

天盛帝舒心的笑起来,道:“也不必惊动太过,有个掣肘便好,朕信得你有分寸。”

凤知微垂了眼,心中冷笑,所谓出使不过是附带任务,真正要紧的便是查长宁藩的动静吧?这样一来,这趟出使可凶险得很,西凉邦交未建,还算敌国,是虎;长宁名虽外藩,心思早异,是狼;这一狼一虎盘踞西南,很可能已经暗送秋波,自己还要撞上门去!

现在看来,这个二等侯,还真是太便宜了!

凤知微忍住怒气悻悻告退,临走时和大太监贾公公擦肩而过,听见他低低问天盛帝,“陛下……淑妃之父因牵涉未名绿林案已经下狱,其母早丧,您看是不是通知其他人进宫……”

“不用了!直接把尸骨发还出宫!”天盛帝的回答隔着隔扇也能听出那份咬牙切齿的恶狠狠。

凤知微停在门槛上的脚,顿了顿。

淑妃死了。

这位和二皇子勾结,在韶宁失身案里扮演了一个角色的妃子,一次错便全盘皆输,葬了家族荣华,也送了自己性命。

只是,为什么是今天?

是韶宁下的手?

昨天发生的事,韶宁回宫一想,一定能想明白那夜发生的事,比如是谁挑唆她趁夜私会魏知。

她想清楚了,自然不会放过淑妃。

但是凤知微也没想到,韶宁下手竟然这么快,想来她也知道自己要出宫,出宫后再想对身处深宫的淑妃报复,不太容易,干脆当夜就动了手。

韶宁的狠心和决断,本就比她亲哥哥要强,和凤知微相处不过是因为少女情思而自然多了几分温柔和羞涩,真要动起手,凤知微怀疑自己未必狠得过她。

凤知微迎着射来的日光,眯了眯眼,将一声叹息收在心里,迈出门去。

==

她出了宫,一眼看见自己的轿子旁还停着一辆素色车辇,几个太监挥舞着拂尘迎上来,低声道:“魏侯,陛下命您护送公主入皇庙。”

凤知微沉默了一下,点点头,经过素辇时微微躬身,看见辇侧有一点碎落的琉璃在闪光。

她的眼神在琉璃上掠过,随即转开,进了自己轿子。

皇庙离魏府不远,几乎就是隔街,内务府、工部、礼部在联合督造时,将原先皇庙周围民居全部迁走,专门造了一条小街,也不知是方便公主清修时前来向魏侯请教佛理还是什么,那条十分清静没有任何杂人的小街,直通向魏府后门。

皇庙落成那日,凤知微曾经对着那条奇妙的街摇头苦笑,觉得天盛帝这个人也是妙人,果然是那种表面力持庄重骨子里却带几分荒诞邪气的,这皇庙,看在明眼人眼里,不就是实实在在的供他和公主偷情之所?

“公主,皇庙到了,您需要下轿吗?”她隔帘询问。

原以为韶宁会出来的,不想轿子里静了一静,随即韶宁道:“不了,直接抬进去。”

凤知微目光一闪,看着那四人轿的轿夫,将轿杠换了个肩,抬了起来。

“未得公主宣召,外臣不敢入庙。”凤知微退后一步,又试探了一句。

里面又静了一静,随即韶宁“嗯”了一声。

凤知微含笑退开,看着轿子进门,回自己府邸,随即立即从后门出来,穿过那条清静的小街,到了皇庙后门。

皇庙里移栽了不少荫木,她从树上过,按方位找到了公主的后院,在屋顶上伏下来,等。

过不了一刻,果然看见公主的轿子过来,护卫早早的留在了二门外,侍女们被留在了月洞门外听候侍候,轿夫直接将轿子抬进内院后退出。

现在院子里只剩下了那顶轿子,静静矗立在午后的浓荫里。

半晌,轿帘一掀,韶宁出来。

凤知微没有动。

韶宁出来,在轿边伸出手,一人款款将手伸出来,搁在她掌心,两手一握。

凤知微眼神缩了缩。

和韶宁一样洁白的,保养精致的手。

什么人能令韶宁亲自相搀?

凤知微倒怔了怔——她先前看见那碎裂的琉璃,倒像是宫人用品,韶宁带发修行,是不戴首饰的,轿子里又没有其他宫人,虽然那也可能是别人无意遗落,但是心细如发的她还是存了疑念,后来看见轿夫频繁换肩,以韶宁的重量,似乎还不够将轿夫累成这样,这才跟了过来等着,如今果然轿子里还有人,只是这人身份,似乎还是出乎了她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