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温情夜&大变故(第3/4页)

然而,对于贾赦难得正经的说出的话题,贾母却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在她看来,荣国府虽然不复以往的风光无限,圣宠在心;可是事情却也没有贾赦说得那么可怕:他们可是赫赫有名的四大家族,是战功赫赫的四王八公。就算是新皇,也是会给他们面子的。更何况,还有宫里的贾元春呢?就算是为了贾元春这个太妃,新皇都不会真的对荣国府做什么。

更重要的是:在贾母的眼中,贾赦才是真正的荣国府的害群之马,只有他才是会毁了荣国府的人——贾政才是真正的支撑起荣国府的人,又怎么可能打算毁了荣国府呢?再加上贾琏休掉了来自于四大家族王家的王熙凤,令贾家与王家之间产生了间隙,贾母对贾赦就更加的看不上了:贾赦就是那个要害荣国府身陷囹圄、令荣国府颜面尽失的罪魁祸首。

看着贾母那副执迷不悟的样子,贾赦真的是失望了。因此,不知道在哪个瞬间,贾赦突然从心底升出一个诡异的念头:要是他不再是荣国府的继承人、未来荣国府贾政一房的背锅侠就好了。

这个念头在贾赦的心里一经生成,就迅速的生根发芽,并最终促使他决定将荣国府的爵位给甩出去:反正就算他不将爵位交出去,他也未必能保住这个爵位。毫无圣宠在身的他,外有狼籍不堪的纨绔名声,内有虎视眈眈的盯着爵位的弟弟一家,再加上宫里那个新晋出头的贾太妃贾元春在,这个爵位他能保住才怪呢!

更何况,就算他勉强的保住了爵位,也没有替贾政背锅又如何?他未必能保证爵位能够真的会传到他儿子的手中:谁能保证为了爵位,王夫人不会对贾琏出手?可别到了最后,他失了爵位又折了儿子。因此,贾赦越琢磨越觉得,他应该把爵位给贾政:既保住儿子,又不用背锅。

尤其是今天,贾宝玉因为在家学打架而被贾敬下令扔了出去,并再也不能进入贾家家学。可是贾母却把事情怪到了他的头上,觉得是他不肯替贾宝玉说话,所以才会导致贾宝玉被人那么欺负,既受到了惊吓又丢掉了面子。而将贾赦“拎”到了荣庆堂,严厉的批评了一番。

这可给贾赦气了个够呛:难道是他让贾宝玉在学堂打架闹事,最终将贾敬彻底的惹火的不成?难道是他让贾宝玉跟秦钟勾搭不清,然后被人看到并宣扬出去的不成?而且,自始至终,贾母就没有问过他一句,他的脑袋有没有被砚台打到,有没有受伤?也没有说她要怎么处置茗烟那个死小子——虽然那小子已经被贾敬打断了腿,可是贾母怎么也不能对差一点被砸到的视而不见吧?

就是贾政,都对着贾赦露出了一副指责的表情,觉得贾赦眼睁睁的看着贾敬那样对待贾宝玉,就是故意报复他,觉得他是母亲更喜欢的儿子,所以才会在贾家的家学里让他丢尽颜面。否则的话,有什么事,贾赦不能先带着贾宝玉回来后告诉给他呢?又何必在一群小辈面前让他颜面尽失呢?

因此,贾赦这才终于下定了决心,要将荣国府的爵位让出去:无论荣国府那边将来做出什么样的事情,都与他无关了——反正当初他去吏部上报,说自己的名帖丢了时候,吏部的那个小官就是这么说的。至于贾政一家子,若真的闯下什么祸的话,就勇敢的承担起自己应该要承担的责任吧。

这个决心下定后,贾赦竟感到了一阵难言的轻松,就好像终于放下了心头的一块巨大的石头一样般的松了一口气。

因此,在做下这个决定后,贾赦便先去找了贾敬,以期获得贾敬这个族长的支持。再一个,贾赦这么做,就是因为他突然想到一件事:不如趁此机会将家给分了呢——省得到时候贾母再惦记着他祖母留给他的嫁妆。

不过,这件事他是必须要先和贾敬打个招呼的:贾敬是贾氏一族的族长,分家这样的大事,是必须要通过贾敬的。更何况,他和贾敬的关系的好,先跟贾敬打好了招呼,贾敬自然会暗中帮他一把。否则的话,贾敬突然知道这件事,可就连想帮他一把都会因措手不及而反应不来,导致无法帮他。

贾敬听到贾赦这个决定后,先是被吓了一跳,接着便反应了过来:贾赦自幼就不得其母的喜爱,这一次肯定又是贾母逼着他这么做的——反正贾政狼子野心的惦记着贾赦身上的世袭的爵位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次肯定是不知道使了什么恶心手段,这才会让脑子自来就不甚清楚的贾母做出这样狠心的决定。

在贾母或者有些人的眼中,贾政还是不错。可是在几乎可以说是看着贾政长起来的贾敬的眼中,贾政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一个野心勃勃的憨面刁:整天摆着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去欺骗所有人,让大家都以为他是温文尔雅的正人君子;可实际上呢,若他真是正人君子的话,怎么可能很小的时候就会告刁状,害得贾赦挨了贾代善的板子?他又怎么会死皮赖脸的霸占着荣国府的正堂,丝毫不顾及贾赦做为荣国府爵位继承人的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