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风声起&赈灾谋(第2/4页)

最终,林海还是叹了口气,轻轻的点了点头,将外面已经准备好的下人唤了进来,侍候他和贾孜梳洗。虽然他的心里很想陪着贾孜一起去京畿大营,可是他更知道,下了这么一夜的雪,还不一定有什么事等着他呢——虽然他是吏部的官员,可是如果真的有意外发生的话,他也得帮着处理。

林海收拾妥当后就去了衙门,而贾孜也快速的打理好自己,直接去了京畿大营——贾孜在京畿大营费了不少的心血,在这样的时候她自然得过去看看:林海也是知道了这个道理,所以才没一直拦着贾孜。

就如贾孜所料的一样,京畿大营的士兵看到贾孜竟然会冒着风雪过来,心里非常的吃惊,但同时亦有一种跟着这样的将军值了的感觉——毕竟,在这样的天气里,贾孜就是躲在自己的家里,或者是直接去兵部衙门都不会有人说什么。然而,贾孜却没有那么做,反而担心着他们会因为这突来的大雪而出事,特意跑来看他们。因此,贾孜这种在很多人眼里“自讨苦吃”的作法,无疑令京畿大营的凝聚力更强了。

贾孜和林海都有事要忙,自然没功夫理贾敬了。而贾敬则在一早发现雪还没有停后,在关心的叮嘱因下雪而留在家里的林晖照顾好弟弟妹妹后,便直接回了宁国府。虽然贾蓉比以前成熟不少,可毕竟年纪还小,又没主持过这种大雪,他自然得回去看看,看看府里的情况怎么样了,同时也得看看后街那些族人们的情况。

而且,贾敬还打算给回去看看能不能筹点银子,万一降雪引起什么意外状况的话……也能卖新皇一个好不是?当然,这种心底最隐秘的事,贾敬自然是不会告诉给任何人的。

当然,谁也没想到的是,这场雪一下就下了三天,直到第三天才晴起来。而经过三天的大雪后,城中不少的民房被压塌,大批京郊的难民涌入京城,京城形势一片混乱。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新皇征集了城中的几个书院,开仓赈灾,收容灾民……然而,就是这样,外面还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流传起了“新皇逼宫谋逆、苛待手足、不施仁政,此次暴雪就是上天示警”的流言。

听到这样的流言,饶是向来都有着极强的忍耐力的新皇都忍不住着当着自己最依赖的臣子们的面,将手里的奏折狠狠的摔在地上:“真是气死朕了!”

贾孜等几人恭敬的站在一旁,谁也不敢搭茬:笑话,现在这种情况,谁敢说话呀!

其实,就算不去调查,新皇也知道这么狠毒的流言到底是谁的手笔。只不过,就算是知道了又能如何,难道他还真的能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弑父不成?还不是得将那个总是不停找麻烦的老家伙好好的供着,甚至连个脾气都不敢发?因此,他只能在自己最依赖的臣子面前发发牢骚,砸砸东西,发泄一下自己愤怒却又不得不压制的情绪。

看着面前这几个自己最信赖的臣子,亦是此次雪灾最先开始布粥施药、捐衣捐银的人,新皇也渐渐的冷静了下来:“裘良,现在京中的情形怎么样了?”

裘良是五城兵马司的指挥使,平日里就负责这京城的治安。这段日子,大批难民涌入京城,裘良日夜带着人上街巡查,生怕出乱子。然而,没想到,他千防万防的,到底还是出了那个流言。

“回陛下的话,”一听到新皇的问话,裘良连忙站出来,恭身道:“这些日子微臣一直带着人巡查,灾民情况还算安好,也渐渐的安顿下来了。只不过,”犹豫了一下,裘良才接着说道:“这些灾民到底要怎么处置,还请陛下早拿主意。他们留在京城里,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新皇点了点头,直接看向裘良:“裘良,这几天你找人统计一下,灾民的伤亡情况。还有,城中百姓到底有多少人受灾,有多少间民房倒塌,城外有多少灾民涌入京城,他们的户籍为何地,还有城郊百姓的受灾情况……”纵然再对那些恶毒的流言感到愤怒,可新皇也知道,他必须要冷静的处理好此次雪灾引发的各种事情,这样那流言才会不攻自破。

新皇吩咐了一大堆,听提裘良两眼直发黑:这些明明都应该是户部管的事,怎么就落到他的头上了?还有,这个灾民什么的到底要怎么统计?那些灾民有名册没有?

贾孜在一旁听得直乐:哦,可怜的裘良,新皇已经被气傻了,竟然将他当成户部官员了。这下子还不得忙死他呀?本来,看着那些灾民还真的不算什么难事:虽然灾民的情绪暴躁,可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有地方住、有东西吃,有衣服穿,也就不会闹太多的事。而这次的雪灾,城中不少的大户人家都开了粥棚,又是施衣又是赠药的,自然也不用太担心他们会闹出什么事来。可是,统计灾民的受灾情况那可就不一样了,还不一定遇到什么奇葩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