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喵喵(第2/5页)

“……姜哥,怎么办?”

姜源被之前的遭遇弄的一肚子窝火,但工作就是工作,他努力让自己集中注意。原本也是想的掐掉这段——那样会少掉点味道,但也比直接开天窗要好,念白的人都清嗓子准备了,忽然听见姜源说:

“让方怀来。”

众人:“……”

“姜哥,你疯了。”一直看不上方怀的一个演员面色难看道。

方怀:“?”

方怀其实在报幕的那一秒就进入了角色状态,有点紧张,在心里反复回想细节,但也有分神关注这边的状况。

姜源对他比口型:“你可以吗?”

他马上懂了姜源的意思,情况紧急,他略一思索,就从工作人员手里接过耳麦扣上:

“可以。”

那个演员面色难看地想来拦他,但他已经打开了耳麦,此时的一举一动,观众席都会听见了。

方怀第一次遇见这种事,此时也是紧张得不行了,耳边简直能听到血液一突一突摩擦着血管流淌过的声音,但所有声音都一点点远去。

我可以。他心里想。

他的叶于渊那么优秀,他还有什么好怕的?

幕布缓缓拉开,灯光还没有亮起。

这一段空白期超出预估,有人意识到了什么。观众席甚至有人联想到了‘网红要来参演’之类的言论,已经开始小声嘀咕、窃窃私语,嘈杂声越来越大,情况一时有些乱。

女演员开场的那首歌略显平淡温柔,原本还好,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镇不住场。

方怀扶着耳麦原本要开口,听着台下的嘈杂,做了一个胆大的决定。

“一梦南柯此生晚——”

这句话甫一唱出口,全场忽然静了。原因无他,调子抓耳,音质比曲调更抓耳。

像是闷热嘈杂的八月大夏天,忽然平地涌来一股汨汨淌开的清泉,在小石子上碰撞出清凌凌的声响,平凡无奇的现世无端笼上一层梦境似的色泽,脚下的空气都要漂浮起来。

并不是正宗的戏腔,能听出是少年提着嗓子懒洋洋地唱,但从咬字到曲调拿捏都是极正的,像是说书开场的一声惊堂木,把所有人散开的注意力全都一下子收拢起来。

更有懂行的,抚掌忍不住叹了一声:“好!”

一些经常在这里看话剧的人四处打听:“我在这儿看了这么久,没听过这声音的演员啊,新招的?”

这两句唱完,很多人都还意犹未尽,又无缝接入了开场的歌、也是《回家》这出戏的主题曲,《冬夏》。

方怀选的那两句昆曲虽然是情急,但竟然巧妙地与意境很符合,那是一支很小众的曲子,讲的也是游子离家、浮生大梦一场。

幕布向两边分开,灯光亮起。

“离开家的第一年秋,风月声色增三分也看不够。”

干净清朗的音色,尾音带着些许轻快的笑,意气风发的模样。

这句话一出,又有人‘咦’了一声。

“这不是《深渊月光》吗?上个月咱们市中心放过。”“哇,我好喜欢那首歌,当时都听哭了。”“这声音是真的不错。”

与此同时,幕布拉开,走出来一个少年。

他是侧对着观众的,贴合了话剧偏写实的风格,从衣着到发型、佩饰都很平凡,甚至让人看不出他是个明星——他就像那种学校里会见到的、英俊的大男孩。

他人高腿长,眼角垂着,脊背有点弓着,一手揣兜,单肩背着包,初时步子迈的懒散,总像是没睡醒。

这第一个亮相,稍稍冲淡了刚刚歌声带来的惊艳,不少人都皱起了眉。

而一开始就抱着挑刺目的的人立刻得意了。

“怎么搞的?这站没个站相,把舞台当他家吗?”

“这是唱的还是录音啊?他本人应该唱不了这么好吧。”

“能不能安静一点。”终于有人不悦地制止了那人的嘲讽。

那人‘嘁’了一身,悻悻坐回去。

“离开家的第五年秋……”

此时,忽然有人意识到了变化。

——所有变化都是细微的,个子窜的高的男孩子经常会有的驼背挺直了,步伐沉稳了,浅色的眸子里情绪沉淀了下来。许多人这才反应过来,方怀刚刚表现出的‘懒散’‘驼背’,竟然是表演出来的。

而此时,少年,或者说青年在舞台中央停下步子,整了整衣领。

他偏着头笑了笑,在同周围人聊天,然后又步履匆匆地往前赶赴一场饭局,在城市的烟火里为了生计奔波。终于在秋日的某个深夜,接到了家里的电话。

这里的歌声变得低沉,带着一点点沙哑的疲惫,声音却是暖的。

他握着手机,继续往前走。

“离开的第三十年秋——”

笔直的脊背又一点点佝偻了下去,步伐变得迟缓,明亮沉稳的眼神苍老下来。当他走到舞台尽头,已经变成了迟暮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