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人为多愁少年老,花为无愁老少年。年老少年都不管,且将诗酒醉花前。
王锦凌没有想到成年礼上,会发现这种让人不愉快的事,可发生了就是发生了,不满与愤怒于事无补。
成年礼到这里就算中断了,王锦凌并不在意,一个成年礼罢了,他还不放在眼里。
送走了所有的宾客,王锦凌才有时间和父亲好好谈一谈,尽量把这件事说清楚,以免王家内乱,让旁人笑话。
虽然王锦凌知道,不管怎么解释,这件事必然会让父亲不痛快,即使说清楚了,父子之间也会有隔阂,可这并不是不解释、越闹越僵的理由。
他只求问心无愧,至于父亲相不相信,那不是他需要考虑的问题。父亲信也罢,不信也罢,他都做了自己该做的,尽到了王家子弟的责任。
王锦凌和父亲解释后,也不管王父如何想,第二天便收拾东西,说是自己学识阅历不够,也不了解王家产业,为了日后做一位合格的家主,他需要去视察各地的产业……
这个理由?
即使所有人都知道原因,也没有人挑出一丝错来。
那天,带头在成年礼上闹事的几个人,见事情变成这个样子,一个个愧疚不安,他们去找王父说清,说都是他们私下的行动,大公子并不知……
王父本就因王锦凌的体谅而愧疚,现在听到族人这么说,更觉得自己错怪了大公子,可是……
身为父亲,他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再说他明面上也没有和大公子说什么,现在要急巴巴的去解释,反倒落了下乘,只能暗中补偿大公子。
这群人和王父说清楚后,又去找王锦凌,向王锦凌认错。
事前他们看不明白,事后他们还能想不明白吗?
这是有心人,想要分裂王家。
可是他们的认错,并没有得到王锦凌的原谅,王锦凌给了他们严厉的处罚,并告诫所有人,不要打着为他好的旗号,擅自作主。
有人不服,说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王锦凌好,为了王家好,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王锦凌并不和他们争辩,只留下一句:“认为自己没有错的,可以不必受罚。”也等同被王锦凌放弃。
“聪明是好,可太聪明就是弱点,王家不能内乱。”这是王锦凌给王家子弟的忠告,至于有多少人听得进去,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
王锦凌刚到王家便又离开了,王家人和京城的人不舍是肯定,不过再多的不舍,也留不住大公子。
大公子决定的少,极少会因某个人而改变。
大公子走的那一天,京城大街上挤满了前来送行的人,贵女有子,贵公子有之,普通人家的小姐少爷也有之,有几个感性的直接哭着、喊着,叫大公子不要走,可是……
再多的人也留不住大公子。
曾有人说,温润如玉的大公子,其实是一个没有心的人,他的心不在任何人身上。
此言一出,无数人反驳!
谁说大公子没有心?
大公子有心,只是你们感受不到罢了。大公子他待人真诚,大公子他与人为善,大公子他处处为他人考虑,大公子他……
总之,大公子身上有无数的优点,他们绝不允许有人说大公子不好。
王锦凌是以视察王家产业的理由离开,不管他愿不愿意,他都要去看看王家的产业。
王父因为之前误会了大公子,心里愧疚的很,在王锦凌视察时,给了王锦凌最大的便利,哪怕王锦凌没有那个心,也对王家的产业了解得七七八八。
四国九城的君主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叹气:他们之前布的局,恐怕是无效了,王锦凌不上当,王家父子相争的戏码不会上演。
当然,这都是几国皇帝内心的想法,他们绝不会表露出来,即使再想拆分王家,他们面上也会给足足够的礼遇。
无法让王家内乱,那就拉拢王锦凌这位新任家主。
王锦凌每到任何一地,都会受到隆重的款待,各地有名的大夫,也会被找上来,给王锦凌看眼疾。
王锦凌是一个好脾气的,可并不表示他来者不拒,只是这种事太多,一一拒绝也是一件麻烦事,就在王锦凌想着如何脱身时,王家传来消息:王母去逝。
对母亲,王锦凌说不上是亲近还是疏远,打从他记事起,他就跟在祖父身边,而他记事比一般孩子都早。
母亲是他的亲人,他尊重母亲,却没有对祖父的亲近。收到母亲去逝的消息,王锦凌怔了片刻就起身回京城王家……
王家一片素白,灵堂被布置在正厅,王父看上去消瘦了许多。
王父与王母感情很好,他们虽是门当户对利益结合的婚姻,可王家能选择的人家太多,当初也是王父看上了王母才结亲的。
王母一死,王父受了巨大的打击,小儿子、小女儿虽然不小了,可这两个孩子一向被父母保护得太好,母亲一死这两个孩子和王父一样伤心,不仅帮不上王父,还要王父花精力照顾他们,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