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蜂窝煤(第2/2页)

“小梦,你看好多画报。”苏元有些激动,他是去找小人书的,有的人家会把看过的小人书当做废纸卖了。

可是居然找到一摞子画报,他觉得这个肯定也有人愿意花钱租的。

沈梦虽然手里有点小钱钱了,也没买过画报,这个可不便宜。

成人读物和小娃看的小人书可不是一个价位的。

“《农民画报》、《解放军画报》,这个是《人民画报》,好几种呢还。”沈梦翻开一本津津有味看了起来。

苏元也蹲在一边和沈梦一起看,“我没买亏吧?”

沈梦眼睛不离书,“不亏,不亏。简直是大挣特挣。借我看几本,其余的你送城西去吧。”

这下子苏元终于能大挣一笔了。

“我数了,足足有三十多本,你不留下一些么?”苏元准备低价卖给沈梦一些的。

沈梦有些心动,可还是摇头了,能在旧品回收站买到这些八九成新的画报,绝对是走狗屎运了,下一次再遇到这种好事不定得几年呢。

她还是别占小孩便宜了,大半个月了,他那摊生意一直没有效益呢。“不留了,给我留两本,我看看就好了。”

苏元却没放弃,“要不你用小人书和我换,你知道这些画报好看是好看,可我觉得城西那群娃更爱小人书,他们不定懂这个。”

沈梦觉得很有可能,“那就换一半,我用新买的小人书和你换。”

苏元却不同意,“不用的,新小人书到城西也是糟蹋,旧的就好,反正这些画报我是按照旧报纸的价格称斤买的,不贵的。”

沈梦笑的不行,他们真的是友好的合作伙伴,净为对方打算了。

最后沈梦到底给苏元找了是八九层新的小人书,而且价格在100(一毛)以上的,比较厚实的那种。

这种小人书也是最受欢迎那波的。

进了十月,沈阳城的天气就一天天的变冷了。

沈家终于买铁炉子了。

不但买了炉子,还买了不少蜂窝煤。

这玩意比煤块好,可也比煤块贵些。

沈母让买蜂窝煤不是钱多,而是筒子楼没地方放煤块,蜂窝煤可以码放,相对来说不怎么占地方。

沈梦又是在这个年代第一次见蜂窝煤。

她发现还真不能武断,她以为现在穷,应该啥也没有才对,结果…总被打脸。

系统告诉她,蜂窝煤在30年代末就有了。当时是烟台的“烟台煤矿”(烟台炭砿)产的,是由日本南满铁路经营的练炭工场。

“烟台炭矿线”向日本出口练炭,在满洲地区被利用。当时并未在华国普及,也没有对华国民众的生活产生影响。

居民大量使用蜂窝煤是在建国之后。

她们算是赶上这波了。

那边苏元也跟着沈爹买了不烧煤,这是他和杜姥爷商量的,房租他不给,但是冬天的煤块他包了。

杜老爷子也没和他争。

这段时间大家都有些忙碌,因为要为过冬做准备。

筒子楼没有地窖,这是最恼人的,最后不得不在杜老爷子那院子又挖了一个。

要是买了土豆、大白菜之类的直接放走廊,先不说能不能放的下,很大可能是烂掉或是长芽子。

这可是一冬天的蔬菜来源,沈爹娘不敢冒险,所以认可累点挖地窖。

就连酸菜缸也搬杜姥爷那了,这是杜姥爷让的,说是走廊温度不好,可能会把酸菜积坏了。

吓得沈母立马搬缸。

大人们买菜收拾,沈梦她们也闲不下来,也要帮忙。

积酸菜之前要把大白菜修理一下,明显的黄叶、烂叶要摘了,还要在阳光下晒一天,要翻面,然后才能进缸。

弄完酸菜,杜勇非要做一小缸辣白菜。

沈母爱吃辣白菜,自然没有不同意的。

所以一家子继续弄白菜。

就这么忙悠悠的,突然一天醒来,外头白茫茫一片,终于下雪了。

有窗帘,沈梦又没有透视眼,没生炉子(沈母认为时候没到),屋里温度又低的不正常。

她第一反应就是下雪了,女孩子的第六感,一拉窗帘,果然…满眼雪白。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作者有话要说:万更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