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克定厥家(第2/3页)

产房外大多等候的人都只盼生子之喜,却不知产子的痛苦。

孙鸿达继续道:“然后以中指轻轻摩着婴儿的肩膀推上让其身正。”

“此过程不要慌张,慢慢来就好。”又朝李姝道:“会有些疼,娘子请忍耐些。”

“官人,接下来呢?”

孙鸿达将那一碗已经变得温热的汤药端给萧幼清,“扶她喝下。”

萧幼清接过药碗,轻轻托扶起李姝,“阿姊。”

一剂汤药喝下,又休息了片刻,孙鸿达见她慢慢恢复体力,便对着两个坐婆点点头,“现在可以让娘子用力了。”

李姝便下意识的抓握住身旁的萧幼清,感受手中的力道由重逐渐减轻,萧幼清便慌忙的俯身低声道:“若二王在,定希望您平安无事。”

这句话,使得萧幼清吃了痛。

一直到入夜,皇城东北侧位于大内钟楼之西的鼓楼敲响,暮鼓之声由内传到外响彻天际,白日便这么过去了。

“楚王府喜报!”

掌管宫门启闭的皇城司监门得到天子旨意后将宫门打开,内侍从晨晖门一路小跑至内宫,将一份记录的册子呈上。

“陛下,楚王府大喜。”赵慈急忙将这一喜报转呈,“小人恭喜陛下喜得皇孙,楚王府诞下嫡嗣。”

没有因为长子之死而悲伤的皇帝,自然也没有因为这一喜事而高兴,淡然着脸色伸手打开那份太医写的详录。

“丁未年子月初八,戌时七刻。”皇帝盯着孩子的出生年月,微微低眉。

“官家也是戌时所生,太史令曾说过戌时出生的人,多是命中有福之人。”

皇帝旋即将册子扔至一边,侧躺下缓缓道:“将这份喜报快马加鞭送到边境隆德开国公手中。”

“是。”

————————————————

楚王府的产房内,坐婆抱着血淋淋的新生儿用沸腾的水泡过的绸缎拧干后小心翼翼的擦拭着,水逐渐混浊而婴儿的肤色逐渐呈现出了黝黑。

“他怎么不哭啊?”

孙鸿达洗干净手起身瞧了瞧新生的婴儿,“将他倒转过来,轻轻弹一下脚板。”

片刻后洪亮的啼哭声从房间里传出,孙鸿达便再次瘫倒下,轻呼了一口气,“应该是被异物堵住了。”

“孙太医,你快来看看娘子她!”萧幼清怀中的人突然松了手,连呼吸也微弱下去了。

————————

戌时七刻,产房里传来婴儿的啼哭声,让外面的女使以及楚王都卸了一口气,同时又重新提起了心焦急的盯着房门。

“都说妇人产子犹如过鬼门关...”

“呸呸呸,咱们姑娘吉人自有天相,一定是诞下了一个健健康康的小郡王,母子平安。”

———吱———房门由内打开。

楚王连走上前焦急道:“怎么样了,她们还好吗?”

孙鸿达凑在楚王耳畔小声道:“是男婴,但殿下的情况很不好,王妃说等里面处理完将坐婆送走就让您进去。”

孙鸿达旋即又拱手躬身道:“恭喜王爷贺喜王爷,王妃顺利产下一位小郎君,母子平安。”

听到此话,竟是两个女使相拥而哭,孙鸿达将写有婴儿生辰详细的册子呈上。

楚王接过唤道府中的内侍,“着人送去大内。”

“是。”

房中忙碌了将近半个时辰,里面的啼哭声一直没有断过,房门再一次被打开时两个妇人蒙着头从内摸出。

楚王便朝庭院外守着的数十名护卫吩咐道:“将她们先送去邸舍歇息,明日城门下钥再遣人送回,记住,好生伺候,切勿怠慢。”

“是。”

“六王,王妃请您进去。”孙鸿达传完话后将两个欲跟随入内的女使拦在门外,“王妃只唤了六王进去,两位姑娘就先在门外候着吧。”

里屋中,萧幼清哄着刚刚才睡下的婴儿,看见楚王进来酸涩的说不出一句话来,只是撇头看向榻上已经奄奄一息的人。

孙鸿达入内,凑近楚王小声道:“太子妃殿下腹中的孩子其实并非寒食节怀的,而是要比这之前更早...”孙鸿达深意的看着楚王。

“本王知道她故意说成是寒食节的用意,这一点不用你告诉。”

孙鸿达便又道:“殿下因为知道了东宫蒙难之事一时急火攻心,下官赶到时发现孩子是横产,便用了杨太医所著的横产论中的法子,但太子妃殿晗晗弱,产后大出血,失血过多下官无力回天,如果孙太医还在...”孙鸿达说着旋即跪下,“下官无能,医术不精,还请六王治罪。”

楚王上前将其扶起,轻轻摇头道:“这两日辛苦了,孙叔叔先出去吧。”

“是。”

萧幼清抱着孩子坐起,“妾也先到外房等候。”走到楚王身侧时站定低头道:“殿下有话要妾转达,但是妾和殿下说王爷已经回来了,所以你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