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克定厥家(第2/3页)

韩汜割起一把青菜,“娘子肯见景明了?”

沅陵县主捏着褙子的衣缘,“他们说是太子哥哥谋害了六哥哥。”

韩汜将菜挑拣好放置一边,洗了把手摇头道:“那不过只是流言罢了。”

韩汜辅佐太子,必是知道些什么的,如今搪塞敷衍不肯说她便猜到了些,凝道:“若有朝一日让你在仕途与我二者间择一,你会选谁?”

从清水中抽的手突然一僵,韩汜将水擦干轻轻道了一句,“景明会尽力护娘子与孩子周全。”

----------------------------------

四月初一百官朔参,有官员提奏立后一事,群臣探讨商议,参知政事力陈贵妃李氏,“李贵妃侍君近三十载,诞育皇子,其子楚王于去年为陛下赴疆场,以亲王之尊身先士卒,最后以身殉国,臣以为当立。”

“臣附议。”

“臣等附议。”

当日夜里皇帝便临昭华阁,但未留宿。

听到立后的消息李贵妃吓的屈膝跪下,“妾无德无能,实不配中宫大任,官家...”

“你的皇后之位是众大臣商议一致选出来的,朕授你皇后印玺是希望你成为太子嫡母,日后他登基能够保全你一家,他现在还不明白卫家的帝王究竟有多难做,若朕活不到那个孩子长大,朕希望你能保住他。”

李氏征的抬起头,看着皇帝离去的背影,这夫妻之名终不过是他的需要罢了,李氏瘫倒在地苦笑道:“陛下忘了吗?妾只是个妇人,只是你们卫家的妾室,只是你们卫家的臣啊。”

大内要立李氏为后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民间,一时间几乎成为东京城的饭后舆论,添砖加瓦传来传去最后从茶坊里传出的话竟变成了皇帝要立皇太孙。

婚后满一月,参政府举行新婚的“满月”聚会,宴席散去后梁文傅携妻子回其娘家。

“册后一事敲定,寿春郡王就成了嫡孙日后立储名正言顺,小婿从前侍奉太子时替其做了诸多事,小婿怕太子利用完了就舍弃,便将这些证据一一留了下来,新任御史中丞是从江宁来和小婿同一科的举子,届时只要泰山所在的枢密院也应声,我相信吕相是不会多言的。”

立储废储都不是小事,东宫一旦动摇又不知朝廷会有如何的变故,“老朽踏出这一步,亦不知是对还是错。”

“世间争夺本没有对错,赵王残害手足,此不仁不义之人怎配为君,而且...”梁文傅停下,“先前吕相从垂拱殿回到中书,说陛下问了他若果废了太子追立楚王再改立皇太孙会怎么样,吕相不敢回答陛下便也没有再追问,现在细细想来,陛下心里是想过要立皇孙为储君的,只是皇孙还太小,这个国家也经不起风浪。”

从枢相宅内出来的厮儿慌慌张张的走进一家裁缝铺,没过多久便换了一身新衣裳走出,左右瞧了瞧跨上马往大内东侧奔去。

一匹马停在石狮子旁,东宫书阁里传来打碎茶盏的声音,旋即大门被踹开,皇太子火急火燎走出刚刚碰见也一脸焦急的太子詹事。

“怎么了?”

太子詹事上前凑到皇太子耳侧,“探子来报,称在京兆府以西的秦凤路发现了楚王踪迹。”

糟心事接踵而来,皇太子满脸憎恶的瞪着眼珠,“一定要找到他绝不能让他出现在京城也绝不能留下。”

“臣马上去。”

皇太子捏着出汗的手朝庭院走去,“本宫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走到庭院时被廊道里的太子妃叫住,“殿下这是要去哪儿?”

卫楷眼里充满杀戮,抬头与太子妃对视时才有所收敛,缓和态度道:“端午的时候你回去探望翁翁吗,你...”

“离端午还有半月呢。”

“那回去探望翁翁也是好的。”卫楷朝太子妃走近。

“殿下不是想探望翁翁而是想见妾的爹爹吧?”见太子突然止步,太子妃上挑着眉头,“不过妾正好也想回去探望翁翁。”

“过几日本宫陪你去。”

太子妃点头,卫楷便招手唤来直通郎,“明日崇文馆的经筵讲学让韩都承旨来。”

“是。”

——————————————

建平十二年四月十七日皇帝大病一场,惊动整翰林医官院,皇帝卧病期间停朝,军国大事由宰辅全权处理。

二十一日城中换防,入夜没多久,京畿道以南就有军队暗中开拔,走的并非官道而是荒无人烟的山间小路。

“这可是谋反啊,这要是失败了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横竖都是死,倒不如拚一拚,赢了你我可是新朝的大功臣加官进爵指日可待,如今殿下的泰山是殿前都指挥使,殿下的先生又在皇城司,陛下已经老了迟早要传位,难不成真要把位子给那个还在学说话的孩提?”

至二十二日凌晨,除却瓦子各家各户都相继灭了灯火安睡,暗藏于各市坊的死士纷纷赶入一处瓦子,一声哨响,巡逻的禁军与戍城的禁军突然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