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克定厥家(第2/3页)

车夫轻轻抽着马鞭,停留少许时间的马车缓缓向前,一路上铜铃声清脆,一直到一处挂了栀子灯的大宅院门口才停下,栀子灯上还盖着竹叶编成的灯罩。

“官人,到了。”车夫将门子打开跳下车恭恭敬敬的站在一旁扶人下来。

楚王从袖子里掏出一锭小小的银子扔过。

市井流通多为铜钱,白银作为国家储备通常只用来赏赐大臣,除却大额交易百姓见到银子的机会不多,车夫瞪着圆滑的眼珠子,“嘿哟,用不着这么多,官人要是满意,下回到咱们店里还让小底伺候就成。”

“你回头自行去换成十贯铜钱,将店里的克扣去了应当还能剩不少,今日陪了我一整日你也辛苦,剩下的几贯铜钱就当是赏钱。”

车夫这才将银子收起朝带着面具的人拱手,“多谢官人。”

等人进去后车夫才跳上车,一改那嬉笑的脸色摇晃着脑袋道:“宦官子弟吗?看着像读书人没想到竟也会来这种地方,带着个面具是怕人认出吧,哎,这个世道真是世风日下。”

带面具的人刚一踏入院子,浓浓的脂粉味便扑鼻而来,“这位小官人可是第一次来,还带着面具,莫不是怕这妓院里有相熟之人被认出让自家娘子知道了去?”

“貌丑不敢示人,不过姑娘的话也有道理,劳烦帮在下请云妈妈出来,我必有重谢。”

“知道咱们云妈妈看来小官人不是第一次来,请到雅间上座稍等。”女子说话间招呼来一个打杂的厮儿及吩咐茶酒博士上茶。

“小底替官人拿行囊吧。”

楚王看着手里的包袱摇头道:“无碍,我自行拿着,这里我也熟,你带我去最高的那个楼阁便好。”

“是。”

包袱里也没有什么重物,有的只是她去裁缝铺里换下来的几件西夏服饰。

倚窗而站的人正目不转睛的盯着楼底昭庆坊一座大 宅院,院里灯火通明,明明正旦新年却见不到任何红色的喜庆。

——吱呀——房门被人从外轻轻推开,门外刺眼的光随着缝隙透了进来,入内的女子瞧着四周阴暗,“怎么不多掌些灯烛?”

厮儿便低下头,“是这位小官人不让。”

“行了,你先下去吧。”

“是。”

妇人迈着轻盈的步子入内,见临窗的身影很是眼熟,但又不敢认,“不知官人叫奴是...”

“云姨,是我。”窗户边的人转身走上前,将脸上的面具缓缓摘下。

“王爷?”妇人旋即红了双眼,捻着帕子擦了擦眼角,喜极而泣道:“自消息传回我便知道这其中一定有诈,王爷这般聪慧又怎会遭那奸人害了去。”

已过去半年,但楚王每次想起火场上的死里逃生时仍会感到一阵后怕,“算是劫后余生。”

云妈妈瞧着屋子里只点了一根蜡烛便走到旁边将余下的灯一一点亮,“奴记得王爷是怕黑的,王爷可曾回府么,六王妃惦念您也时常会派人来问您的着落,奴冬至的时候瞧见六王妃在从幸的车架上玉颜憔悴。”

楚王揪着手将头低下,“我不敢回去,亦须得克制自己否则做了这么多便要功亏一篑,待明日天一亮我就要出城,云姨想办法替我传话给四驸马,以及替我转达娘子...她的六郎一切安好。”

云妈妈点头又将京中近一年发生的事情如数告知楚王,最后抬起头犹豫的看着楚王,“还有一件事…”

低头分析局势的人复抬起凝着双眼,“从前云姨可是什么都不会瞒六郎的。”

云妈妈抬起头,皱眉道:“柳姑娘...没了。”

思索计划的人突然脑子一空,“哪个柳姑娘?”

“六王救回来的那个柳四姑娘。”

平静许久的心再次掀起小小的波澜,楚王不信的摇着头前一步追问道:“她一向康健,怎么会?”

“去年春,她...”云妈妈低下头,“怀了那梁文傅的孩子,可又因为出身让身为执相的梁文傅遭到御史台弹劾,那姓梁的真不是人,只因此便将怀有自己子嗣的女子送去了京郊的宅子,奴也是不曾想到她会在夜里临盆,是早产又是难产,咱们的人赶了数里路才请到大夫可…终究是晚了一步,一尸两命,母子都未能救回。”

楚王颤着倒退了几步,旋即重重瘫坐在交椅上,捧着脸欲哭无泪道:“她还那么年轻,便都是我一个人的过错,若不是我一开始的算计,又怎会让她困于此。”

云妈妈走上前很是心疼的看着楚王,“若没有成都郡王当初的阻止他们两个早给人打死了,纵使万般无奈这都是柳氏自己选的路,六王没有强迫她,于她已是恩重如山。”

楚王摇头道:“她将自己困在了笼子里,可这锁笼子的钥匙却是我给的。”

空气渐渐凝固,楚王沉默了良久后调整心态长呼了一口气,“继续监视京城乃至京畿道及周围各地所有消息,既然他们笃定我死了,那便将计就计,不必派人去报平安了,直接给王妃与四驸马送信,另外差人与我联络时叮嘱他们务必要万分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