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皇以间之(第2/3页)

讲直官便低头轻轻咳嗽了几声,“咳咳。”

“本堂课就到这儿,请郡王将今日所学抄上一遍,加上注释以及理解后交给老夫。”

卫宗仁起身合着窄袖躬身回应,“是,先生慢走。”

“先生是长辈,下回先生讲课的时候可不能再插嘴了。”

福庆公主嘟着嘴,“嗷。”

-----------------------------------

隋国大长公主病逝一年后,其孙张氏嫁杭州知州幼子曹纪。

福宁殿内,皇帝穿着便服侧躺在椅子上懒懒散散的看着奏疏。

“王中丞托章学士进言说要罢谏院,将谏院职事归置中书、门下两省。”

皇帝将奏疏合起,“谏院自太宗朝起便不归其他局司而为独立,上谏天子下察百官乃至权相,若是归到中书门下,岂不宰相又无所拘束了?光靠御史台么?”

“所以官家的意思是?”

“这条不通。”

“是。”

干元八年十一月,朝臣至含通门前长跪,连同苏虞在内所有谏官联名上书弹劾左相方之彦,历数其过失并要求罢相,又弹劾端明殿大学士,以其资历浅为由要求撤职。

“请天子出来主持朝政。”

韩汜合着双袖从福宁殿走出。

“韩枢副...”

“诸位大臣都回去吧,陛下改制之心决然,要辞官可以递辞官的札子,自科举开设以来国朝并不缺能者,诸位就是跪到天黑也是没用的。”

“那请陛下恢复朔望的朝参出来与臣子议事,卫宋自开国以来,哪位君王不是兢兢业业勤治社稷,更有先帝明日朝参...”

以辞官恐吓还是有些作用的,韩汜冷下脸道:“陛下不愿出来,诸位难道心里没有数?与其在这儿为了自己的利益做没有用的争辩,书生意气,逞一时之快,倒不如回去洗洗干净想想自己该干些什么吧。”

苏虞从地上跪着爬起,“我原以为陛下改制是为了天下百姓,然如今陛下借变法而敛天下之财,又趁此打压朝臣,早已将太.祖高皇帝所定之制全然忘却。”

“为人君者不仰畏天,不俯畏人,不听臣子规劝,独断专横,这样的君主如何能治理好天下?”苏虞拿着笏板重新跪下大声道:“陛下,臣左司谏苏虞恳请陛下赐对,请陛下给诸臣一个答复。”

“诸位大臣说朝廷敛财,下官想问一句,陛下坐拥江山要如此多钱作什么?是学前朝皇帝下江南挥霍无度还是将其据为己有肆意封赏?”

韩汜走近低头道:“你们之中可有户部官员,能说说朝廷征收的这些钱,哪儿去了吗?”

面朝地板跪地的官员侧头看了看旁边,旋即抬头道:“皆已进国库。”

“支往何处?”

“六成军备,余下者留用,以备不时之需。”

“国家敛财是为国,商人牟利是为了什么呢?为国吗?你们之中不乏有与商贾牙人勾结者,莫要以为自己可以做得密不透风,皇城司可不是没有长眼睛,官家心里也跟明镜似的,”

韩汜与官员的一问一答让不少臣子开始动摇反对的决心,“官家整顿朝纲,肃清吏治是明君之举,然国家太平才不过二十余载,武宗时穷兵黩武导致名民不聊生,国家陷入动乱...”

“五胡乱华,使得汉地四分五裂,你们害怕战争,害怕守不住手里的富贵所以能忍受屈辱。”韩汜冷下眼,“但是天子不能。”

------------------------------------

干元八年末,一匹快马从西北沿渭水一路向东奔驰,内侍背对着朝霞从大内骑马出城至城西万胜门交接,没过多久便又迎着朝阳打马入宫,寒冷的冬风一遍又一遍吹向内宫连接着外朝的殿廊。

迎风急步向前,衣裳被冷风吹得紧紧贴住,内侍胸前起伏剧烈,粗喘着气走进廊道,旋即便看见合通门附近今日又跪了不少朱紫服大臣,便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官家,内廷殿廊...”薛进躬身指着殿外合通门的方向。

“他们爱跪就让他们跪吧,最好都将辞呈递上,朕绝不会挽留,更不会做出让步的。”

薛进便躬身走近压低声音道:“西夏传来消息。”

“何事?”

“西夏发生动乱,西夏权臣谟宁令卫慕单喜仰仗太后之威,令西夏王不满,君臣猜忌,卫慕家担心遂举兵造反,但此前已经削弱其部族,李元灏设计将其擒获,随后下令将母舅一族尽数诛灭,不仅废黜了王后,还...毒赐生母卫慕太后。”

皇帝楞看着薛进,震惊道:“毒赐生母?”

“不仅如此,”薛进将密函呈上,“西夏王李元灏宠妃野利氏从中离间挑唆,使得李元灏当众处死了被废的王后,且是亲手,消息是今日辰时刚收到了,算着时日,应该是七日前。”

皇帝看着密函上密密麻麻的小字,旋即颤抖着后退了几步,一把坐下粗喘着气侧头问道:“生身之母,结发之妻,此人,是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