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3/3页)

地方上的奏折因为远在千里,更加不敢失去圣上的宠爱,因此同顾元白上折子时总喜欢拍马屁,彩虹屁一拍就是好几页,文章写得锦绣添花,顾元白真正想要了解到的要点反而一笔带过,含含糊糊地总是说不清楚。

关于地方官员政绩评定的改革,顾元白早就有了章程,奏折的改革在其中必不可少,待到新一批进士选拔出来之后,一些派往地方的人就可以从基层开始改变。

奏折的呈现最好有个模板,他们只需要在模板上填下自己的治下的数据就好,这样如果形成了统一的习惯,不止是官员政绩清晰可明,全国上下的行政机关都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工程量,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田福生,”顾元白揉揉眉心,精力不济,“给朕煮一杯浓茶。”

很多时候,随着王朝的延长,皇上受到的掣肘就会越多。

开国皇帝时的军权和皇权生机勃勃,初代皇帝拥有掀桌子的能力,他们手里有兵,有打下天下威压,他们的改革可以自上而下。然而随着王朝的衰老,皇帝手中的权利就会变得越来越少。

大恒的土地上攀附着错节盘根的豪强世族,这些地方豪强势力强大,兼并土地违法犯罪,有些甚至草菅人命,这就是古代的黑势力。中央怎么能忍得了地方?他们占着数万亩的良田、农户,有些与官府勾结,有些甚至把持了官政。①

世族与世族牵连,一根藤上能牵扯一片污泥。

皇帝不止要平衡好官僚集团、宦官集团与军权勋贵的平衡,也要对付这些豪强。

这样的局面,只能用强硬的手段打破,再重新构建顾元白的秩序。

顾元白知道大恒朝周边有敌国觊觎,也知道境内某些不安定的因素。

而境内的因素,就有他的一些放纵。

他故意放过了权臣卢风的一些残部,对他们的逃亡视而不见,就是因为顾元白留着他们还有用。

可能在一些人的眼里,他这个皇帝坐的岌岌可危,这个天下即将迎来动荡。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顾元白就在等着这场动荡,甚至在背后隐隐推动着境内的变动。他将卢风的残部赶到了他想要他们去的地方,打算借此动荡拔掉大恒国体内扎得最深的一部分毒瘤。

他打算借着敌人的力量,来踏平豪强世族的土地和财富。

等敌人们踏平了豪强世族之后,顾元白会用最仁善的名声,去接手那些陷入敌人手中的土地、农民、金银。

他会用站在道德最高点的王师的名义,去将这些残暴贪婪的反叛军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