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别怕,有我在。”(第4/5页)

奶奶早就睡着了,蒋赟没进屋,独自一人坐在院子里,抬头看天。

全身都在疼,但他耐得住,最疼的其实是那颗心。

他知道是章翎通知的章知诚,是章知诚报的警。

自从到了医院,章老师一直陪在章翎身边,蒋赟没有机会再和她说句话。

章老师后来陪着他,也没说什么,眼神很冷,令他心惊。

他明白,那是一种失望。

他想,他还能继续和章翎做朋友吗?

她一定吓坏了,一个在温馨家庭长大的女孩,哪里见过这种事?

像他这样的人,是不是应该离她远远的,才对?

——

第二天上学,蒋赟脸上的伤差点让邓芳突发心梗。

幸好他带上了警局开的证明,他是受害人,半道被流氓欺负,邓芳看过后才算松了口气。

可是班里同学并没看到证明,他们只看到蒋赟高高肿起的脸,顿时谣言四起。王雨晴惊恐万分,看蒋赟的眼神像是在看一个“恐怖/分子”,蒋赟觉得她可能都快吓哭了。

蒋赟不打算对别人解释,他发消息提醒过章翎,不要把这件事说出去,绝对不能让同学们知道,他晚上会送她回家。

他们已经被传好久“绯闻”,如果这件事再被捅出去,章翎一定会被人议论。

后面几天,在学校,蒋赟和章翎没有任何交流,放学后,章翎坐车回家,也是章知诚到车站来接她。

蒋赟把自行车停在钟叔的报刊亭旁,远远看到章知诚接到章翎,才骑车回家。

身上的淤青红肿渐渐消退,蒋赟心里的疙瘩却丝毫未解。

周日早上,他没有出现在章翎家楼下,章知诚叫上章翎去上课时,章翎的表情呆呆的。

她问章知诚:“爸爸,你是不是生蒋赟的气了?”

章知诚想了好一会儿,回答:“是。”

章翎说:“可我觉得他没做错什么。”

章知诚严肃地说:“他的朋友被敲诈勒索,就应该报警,告诉家长和老师,而不是两个十几岁的孩子自己去解决这种事。如果没有那件事,蒋赟也不会被人找麻烦,也就不会把你也牵扯进去。章翎,你已经十六岁了,平时也有看社会新闻,你应该知道,这个社会有阳面,也有阴面。我们并没有不让你看到阴暗面,允许你和蒋赟做朋友,爸爸妈妈自认已经很开明,但我们也不希望你接触阴暗面!保证你的安全,关心你的生活和学业,呵护你平安长大,才是我们作为父母应尽的责任。”

章翎问:“爸爸,你是让我不要再和蒋赟做朋友,是吗?”

章知诚说:“这件事,你自己决定。”

“那,你是不愿意再给他上课了,对吗?”

“不,这件事,由他决定。”章知诚回头看她,“我什么都没和他说,今天,他来,还是不来,我都不意外。”

章翎没再说话,心里却隐隐觉得,这不公平。

爸爸妈妈对蒋赟很好,资助他吃饭,过年给他红包,帮他补课,请他吃午餐……章翎有过猜测,爸爸可能是从蒋赟身上,看到了少年时的自己,于是,他和妈妈会想要帮助蒋赟,改善他的生活,提高他的成绩,做的种种努力,是希望他最终成长为另一个章知诚。

温柔,善良,包容,耐心,博学多才,心存大爱……

所以,当他们发现蒋赟并不是少年章知诚时,他们失望了。

都是家境贫寒的少年,都没有父母亲,都有一颗求学心。

只是少年章知诚从不说脏话,更不会打架,他不打工,不和人交恶,眉清目秀,低调寡言,老师和同学都喜欢他。

他从来没认识过那些三教九流的人。

可是,蒋赟本来就不是少年章知诚啊!

蒋赟就是蒋赟,可能有点傻,有点倔,有点凶,有点冲动,还有点记仇,但在章翎心中,那就是蒋赟最真实、最鲜活的模样。

她从未希望他会变成另一个章知诚。

章翎深深记得在那雨幕中,蒋赟将她护在身后的情景,少年偏过头,低声说:别怕,有我在。

还有那个短暂的拥抱,以及之后他在雨中与人搏斗的矫健身影。

他声音哑哑地说:对不起。

章翎后悔自己当时为何不告诉他:这不是你的错,你不用和我道歉,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我知道你是为了保护我。

也后悔在后来的几天,没有问问他:伤口还疼吗?用药了吗?那些人有没有再来找你?

更后悔没有对他说:你真的不用自责,我们没有怪你,你来上课吧,不是说好了要考实验班的吗?

章翎在车上沉默很久,快要开到费老师家时,突然开口:“爸爸,如果蒋赟再来找你上课,你能不骂他吗?”

章知诚:“……”

章翎说:“我喜欢他,并不是因为他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