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年代文里苦大仇深的知青(第2/2页)

陈三儿也解释道:“我经常给邮局家属院想要买东西的人牵线找卖家,所以你放心这里的人我最清楚,也可信,绝对不会将你的事情说出去的。”

御珩考虑了一下点了点头,然后陈三儿让陈大姑帮忙招待一下御珩,他则直接出门去叫人去了,过了一会儿,便来了七八个大爷大妈,其中就有耿婆婆,一群人一进来就将目光放在了地上的野兔野鸡上,一丝眼神也没有分给御珩。

大爷大妈们对野兔野鸡品头论足了好一会儿,才满意的看向御珩和陈三儿,陈三儿见此,立刻上前招呼了起来,御珩可是给了他一只五块钱的野兔作为报酬呢。

御珩从陈大姑家离开的时候,陈三儿对御珩依依不舍,多次嘱咐御珩下次如果还来县城卖东西就直接去找他,还将他的一个活动据点地址告诉御珩,而陈大姑神色里则带着愧疚,毕竟一堆废纸卖了差不多五块钱,想想就觉得亏心,于是也一再和御珩说,让他来了县城记得来家里喝口水,就当做歇歇脚了。

而御珩则从身无分文变成了揣着五十四块钱的大款。

其中兔子一只五块钱,除了给陈三儿的一只,总共卖了八只四十块钱。

而鸡的市场价是一块三一斤,御珩依旧不要票,便卖了一块五一斤,成年的野鸡一般重量在三斤左右,御珩直接按照一只野鸡四块钱来卖,除了当做报酬给了陈大姑的一只,和最轻的一只卖了三块钱外,总共卖了十五块。

算下来,这一趟御珩总共得了五十五块钱,其中一块钱他买了陈大姑的复习资料,于是最后剩下五十四块钱。

离开陈大姑家以后,御珩找了无人处将背篓放回系统空间,自己又换了一副样子后又去了一趟邮局才回了红旗村。

御珩这边一切顺利,红旗村这边,六十多岁脸上沟壑纵横饱经风霜的老村长看着知青们却忍不住唉声叹气。

村支书从田埂上走过来,看到高村长便笑着问道:“老叔这是怎么了?”说着也看了一眼那些知青:“咦,奇怪了,这些知青是没有吃早饭吗?怎么一副快要累晕过去的样子?”红旗村的人家彼此沾亲带故,村支书算起来还是村长五服内的侄儿呢,所以对于高村长,村支书一直很是尊敬。

高村长道:“听人说这些知青昨天晚上通宵学习,现在这模样有什么奇怪的。”高村长板着一张老脸,看着哈欠连体,手脚无力萎靡不振公然摸鱼的是几个知青满眼的嫌弃。

勤勤恳恳一辈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一天不是如此的老村长最讨厌干活不认真的人了。

村支书和高村长的想法却不同,他反而一脸赞叹道:“还真是勤奋好学啊,想来对不久后的高考志在必得吧。”

说着村支书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他和一辈子都和土地打交道的高村长不同,他虽然初中都没有读完,但是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外面闯荡过一段时间,自觉地还是有一些见识的。

国家要发展,无论如何都不能缺少了人才,这人才从哪里来?当然是从这些读书人里来啊,所以这些知青别看现在和他们一样在土里刨食,甚至还不如他们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但是将来谁混的更好,那还不一定呢。

有些事情离他,离红旗村很远,村支书也就在夜里自己琢磨琢磨,但是有些事情,他这个村支书却是可以做的。

村支书的目光久久定在那十几个知青的身上,知青们被看的心虚不已,他们也知道他们今天的状态不好,不过村长和村支书都在看着他们,就算装样子也要努力一下啊。

于是知青们如同打了鸡血一样吭哧吭哧的努力干活,不过等村支书和村长离开后,他们很快又恢复了无精打采的模样,甚至比起之前更加蔫头耷脑。

而这边,村支书招呼着高村长走到了田边一棵树下。

高村长奇怪的看着村支书,嗔怪的问道:“大春啊,有什么事情你说就是了,鬼鬼祟祟的做什么?好像有什么阴谋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