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重生种田文里的秀才(第2/2页)

御珩道:“是吗?”说不上怀疑和相信,就转开了视线,顾二丫却再也不敢开口,低着头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

但是心中却对御珩的好运气感到无力,顾御珩居然又救了金子阳一命?

金子阳是谁,或许现在他还默默无名,但是顾二丫知道大概十年后,他就会因为高中状元万民皆知,关于他的事情因此被青翰州的老百姓们津津乐道。

金子阳出身贫寒,他爹早早去世,只有一个娘独自拉扯着他长大,到了十二岁,才被他母亲想尽办法送进了学堂,他天资聪颖,得了百鹤书院秦院长的喜欢,将他招进了百鹤书院。

金子阳进学第六年,开始参加县试,然后和他的状元名头一样出名的,就是他的坏运气。

百姓们都在传,按照金子阳的才华学识,他早就应该金榜题名了,只是他的考运特别的差,县试府试院试场场都生病,他连着考了三次都是如此,尤其是第一次府试,差点死在路边上,到了乡试,金子阳更惨,据说是天上下冰雹,直接砸穿金子阳考棚内的棚顶,将金子阳给砸晕了过去。

总而言之,金子阳的举业之路多灾多难,但是无论如何,金子阳在将来都位极人臣,顾御珩却能够在金子阳微末之时救了他一命。

顾二丫对于顾御珩的好运气已经无力吐槽了,之前救的人是当世大儒,之后救得人又是未来的高官权臣,这世上还有比顾御珩运气更好的人吗?

御珩对于金子阳璀璨光明的未来自然是一无所知,他在家里休息了几天后,便回了书院,先去拜见了各个夫子,接受了夫子的教导后,才开始和其他府试通过的同窗们一起准备七月份的院试。

御珩将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和修炼之中,他却不知道,此事,就在百鹤书院内,正有两个人在谈论他。

秦院长放下一枚棋子,才看向对面的赵柯赵大儒,神情严肃道:“所以呢,你是要告诉老夫你看到顾御珩?”

赵柯看了一眼自己这个同科进士的好友,对于他的严肃表情不以为意,毕竟他从来都是如此表情,他落下一子道:“不错,你知道的吧,这次顾御珩是浔阳府的案首。”

秦院长道:“整个大周有多少州府,每年府试又有多少案首,不过是个府试案首,又算得什么?而且,”秦院长放下手里的棋子,有些怀疑的问道:“顾御珩这次的案首真的和你没有一点关系?”

赵柯道:“你难道怀疑老夫徇私?”

秦院长道:“老夫并不是这么意思,只是为官者少有不圆滑世故投机取巧的,顾御珩救了你的命,浔阳府知府难道不会因为考虑到你的因素,将这个案首之位定给顾御珩?要知道,这次浔阳府案首可不是各县前十甚至县试案首。”

赵柯嗤笑一声道:“那你可就太小看顾御珩了。”说着,他从袖筒里抽出几张纸递给秦院长道:“这是老夫来之前专门去找了顾御珩的策论和杂文特意抄录下来的,你看看就知道顾御珩到底值不值得这个案首之位。”

秦院长接过赵柯递过来的几张纸,翻开开始看起来,然后他的表情从漫不经心到郑重,不过是看了短短几句的功夫而已。

赵柯见此,露出了一个得意的神色。

先不说顾御珩的杂文自然写的短小精干又鞭辟入里,就说策论,这次策论的题目是读书人何以为读书人,题目相当的宽泛,却也相当的狭窄,想要写出文章来,倒是挺容易,但是想要写的出彩却十分困难。

顾御珩这篇策论当先便确定了自己的论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大周之繁荣,为天下百姓之安乐仅仅如此而已。

之后顾御珩以这个论点为中心,开始详述读书人要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高度,最后则说,不求事事周全,盖因一人之力有限,事事周全则事事不成,只得其一,便不枉得先贤之教诲,余愿以毕生之力,求天下百姓之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