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重生种田文里的秀才(第2/2页)

顾六爷当年实在三十岁的时候才考中的秀才,之后二十几年都在为考举人而努力,但是很不幸,马上都要耳顺之年了,依旧还是一个秀才。

除了顾六爷这个秀才,顾家村还有两个童生,这两个童生都是快四十的年纪,其中一个就是顾村长的长子,这么一来,御珩这个十五岁的案首秀才,在整个顾家村就显得格外出类拔萃。

和顾家村剩下三个读书人相比,十五岁的顾御珩是最有希望考中举人甚至进士的人,想到将来顾御珩考中举人考中进士,会给整个顾家村带来多大的影响和好处,顾村长等人就心潮澎湃。

于是顾村长提出要开祠堂祭祖,同时也要办个流水席,顾老三很心动,但是实际上他早就得到过御珩的嘱咐,御珩去浔阳府考院试的时候,曾经和他说过,有什么事情都要等他回来再说。

于是顾老三道:“大伯,我家珩儿离开之前说了,如果这次考上了,就要为明年的乡试做准备,这接下来该如何,有什么事情不如等他回来再说,再商量?”

顾村长诧异的睁大了浑浊的双眼:“你家三小子已经有把握去参加乡试了?”

顾老三嘿嘿笑着道:“这不是还有一年的时间吗?珩儿他们书院的夫子可都是举人,院长更是进士,这一年努力努力总归是有希望的不是,您说呢大伯?”

顾村长想想,觉得也是,举人和进士的学问到底有多好根本不是他们能够想象的,能够得到他们的教导,想来对于乡试应该比一般人有把握。

于是顾村长纠结了,这个开祠堂祭祖是一定要开的,毕竟中了秀才也是一件大事儿,至于流水席,是因为这次就办呢,还是等到乡试考中了再办呢?

就在这时,顾老三对顾村长道:“大伯,您也知道咱家条件一般,还有一年珩儿就要去考乡试,这乡试可是要在省城青翰州考的啊,这一路过去要十几天,光是路费就是一笔不小的银钱,更何况还有吃饭住宿的钱,所以大伯,咱家的银钱也就勉勉强强支应的住珩儿参加这一次的乡试而已。”

简单就一句话,家里穷,如果开流水席,御珩去赶考的银钱就不够了,于是顾村长终于忍痛决定不办流水席了,等御珩考上举人的时候再说吧。

因为马车速度足够快,御珩一行人加快速度,不过一天就赶到了安莱县,到了安莱县时天色已经不早,赵柯便决定先在县城里住一晚,明天再去御珩家拜访。

御珩和顾大牛则是要直接回家去的,不过两人先在县城里买了一些东西,才背上自己的行囊,趁着黄昏时分的橘色光芒快速的往顾家村赶去。

等御珩和顾大牛赶到家里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整个村子里安安静静,只能听到几声狗叫声和鸡叫声。

顾大牛敲响家里的柴门,周围几家养的牲畜立刻不安的叫唤了起来,与此同时,顾家顾老三和顾王氏住的正房亮起了烛光。

过了一会儿,顾老三披着衣服探出头来问道:“谁啊。”

顾大牛回道:“爹,是我啊,大牛啊,我和小弟回来了。”

顾大牛这一声,让整个顾家小院都热闹了起来,各房都传来一阵淅淅索索的声音,而动作最快的就是顾老三和顾王氏,两人一路奔出来,将门打开,拨开顾大牛就围在了御珩的身边。

顾老三道:“儿啊,还真是你们,怎么这么晚回来啊?”

顾王氏道:“估计一天都在赶路呢,到了县城已经很晚了吧,既然如此在县城住一晚上再回来也没有什么啊,这样累坏了怎么办?”

顾大牛:……怎么没有人关心他?

顾大嫂此时也已经穿戴好出来了,顾大牛看到顾大嫂,心想关心我的人来了,不想顾大嫂也将他往旁边一推,对顾王氏三人道:“娘,快让小弟进院子吧,夜深了,外面凉,小心冻着小弟了,而且小弟一路赶回来肯定没有吃饭的,我这就去厨房给小弟煮一碗手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