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汉广(15)(第2/4页)

陈嫣的眼睛不再那么空洞,只是浮现出来的东西一样不是刘彻所希望看到的。她的眼睛没有动容,只有冰冷,以及淡淡的哀伤:“陛下何出此言,过去不过是臣女不懂事而已,今后却不会了。陛下与臣女,本该如此。”

刘彻这个时候才明白,父皇曾经说过的,阿嫣性格类他,都是极固执倔强的一类,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今的场面!他才真正明白,阿嫣一旦绝情起来,又会是什么样子!

她可以给不相干的人分以温情,唯独对他,吝啬到不肯施予一分一毫。

她绝不会动摇,无论他说什么、做什么…她根本不像她这个年纪的小姑娘,她聪明、有见识、对一切,包括刘彻本人都有足够的了解!刘彻忽然意识到,阿嫣可能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对手了,两人之间的‘斗争’可能会相持很久很久…

陈嫣的眼睛冰冷,这在刺伤刘彻的同时,却让他更想得到她了。这并不奇怪,对于这位少年登位的天子来说,求而不得东西少之又少,曾经打败匈奴是唯一的,而他在此事上放了多少心力,其他人都看得出来。而现在,陈嫣也是了…人心真奇怪,得不到的永远能最大限度地占有一个人的心。

被内心的情绪左右,刘彻意识到自己没办法好好面对现在的陈嫣,最后几乎是落荒而逃:“阿嫣…你好生在家休养…这些日子消瘦太多了…过些日子,再过些日子,朕让人接你进宫。”

最后一句话他反复说着,仿佛在强调什么…对自己强调。

上了马车之后,刘彻深深吐出一口气,看着车窗外的情景。刘彻忽然道:“阿嫣要是像一般的小姑娘就好了…没有那许多见识,没有自己的想法…那般也就没有如今的事了。不然如宫中美人也不错,天子的权势足够让她心向往之…可惜也不是。”

“女郎…读书太多、太聪明,有时也不是好事。”

一旁的韩让并不说话,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是错的。这话是赞同好,还是反对好?

果然,不一会儿刘彻自己就先推翻了自己的说法:“罢了,还是如阿嫣一样,多读书,聪明一些罢——若真是与他人无异,也不是阿嫣了。”

他喜欢她什么?如果不是这样的她,他还会喜欢吗?这样的她却是最难摘取的,可是那有什么办法,这是他自找的!

刘彻想起刚刚瞧见的陈嫣,她依旧像是一朵花,只是不再是花开正红的烂漫春花,而是一株即将枯死的花朵。不再芬芳,不再无瑕…可是她更美了,这种美并不因为外表,而是因为她的哀伤,因为她不爱他,以及他眷恋她…

感情是可以改变人的认知的,所以民间才会有俗语‘情人眼里出西施’。

刘彻怔怔然回到宫中,路经一处宫舍时,其中正在排演歌舞…虽然国丧期间不好舞乐,但这本就是歌伎舞伎的工作,不可能平常不练功的。再者说了,这些人在士大夫眼中不过是贱流,不通礼仪规矩,因此就算‘出格’也会被认为是理所当然,而不会格外怪罪。

听到隐隐约约的乐声‘…惆怅垂涕,求之至曙’,刘彻忽然问道:“在唱什么?”

韩让立刻让人去打听,不一会儿有小宦官带来一此间歌女,回道:“陛下,是宋大夫的《神女赋》。”

“宋玉的《神女赋》?”刘彻一时之间愣住了,“是《神女赋》啊。”

刘彻接受的是最全面、最高等的教育,虽然没有多少精力放在文学艺术上,但基本的了解肯定是有的。宋玉的《神女赋》是真正的名篇佳作,他肯定是知道的。

但他不说话,那歌女又是第一次面见天子,一时紧张,便不等问询,继续道:“说的是楚国襄王梦中寻访神女而不得的故事,如此便是‘襄王有梦,神女无心’。”

“大胆!陛下跟前有你随便说话的地方?”韩让一听就觉得不对劲了,这话岂不是戳天子的心?然而想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只能迅速向两边使眼色,让人将这个歌女给拉下去。

刘彻没有说话,直到回到寝宫才道:“方才那歌伎说的本不错,‘襄王有梦,神女无心’,这哪儿错了呢?”

“倒是有些像朕与阿嫣了,‘惆怅垂涕,求之至曙’,说的真好,可不就是如此么!”

韩让连忙跪倒在地:“陛下可别如此说!这如何能一般?陛下是天子,凡是天下所有、心有所求,哪能有不得的?再者说了,陛下与不夜翁主自小相亲,与那襄王神女本就不一样,如何相比?如今不过是不夜翁主一时想不通而已。”

刘彻听了这话只是笑笑,没有说不对,也没有说对。

只是过后道:“先准备起来,等国丧期再过去一些,便安排阿嫣进宫罢!”

他有一种预感,如果自己不赶紧抓住什么,就有可能什么都抓不住。哪怕只是留下一个人,也好过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