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3/4页)

但确实是她的优点,这个优点则是从她与菜市大妈几十年的砍价当中诞生出来的。

也许她对哪里冒犯了你,不怎么敏感,有时候一点点小事反而很容易冲动做过了,但是她对你哪里糊弄了她,却是非常的敏锐,这一刻,她就像是突然心理学满级,从你的神态,语言,眼神当中,一眼就能察觉出来你是哪里坑她了,哪里想要占她便宜了。

这点菜市大妈每次试图缺斤少两却总被戳穿,最后不得不反赖上一点添头,不仅没占到便宜,反而还倒贴。

非常有心理体会。

不过也许是大妈心中不服,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两人之间互为对头,把这项技术磨练得炉火纯青,甚至还惺惺相惜起来了。

大妈言:这么多年你就让我占你一次便宜又有何妨。

毛阿英:这么多年你就不能真正脚踏实地的做点生意?

大妈叹人生艰难,小贩不易。

毛阿英说各有艰难处,不为外人道。

两人寸步不让,互相卖惨了半小时,最终还是大妈服了。

跟她说,这是自己最后一次出来卖菜,因为得了糖尿病,身体受不住了。

她说她也不是不知道做假称往菜里参水不对,但是她儿子要买房,她孙子要上学,老头子那点退休金根本帮不上什么忙。

她一年到头赚的钱,全贴孩子身上了还不够,家里几个口张着等着她养。

毛阿英说,毛阿英刚要张口,大妈还能不知道从她嘴里说不出什么好话,直接就提前打断了。

行了,你不用说了,我知道你要说这不是我做这些事的理由。

其实我早在你指出几次不对来之后,我就没有再做了。

就你眼睛刁钻,我不服气,就想占你一次便宜。

毛阿英不说话了。

大妈也没有说话。

两人唯一一次沉默的,一个交钱一个收钱,既没有砍价的声音,也没有辩解的声音。

一个没有再缺斤少两,一个也没有再说你这东西有水分。

毛阿英知道大妈这次卖她的东西多卖贵了五毛钱,大妈也知道毛阿英知道她多卖了她五毛钱。

但是她们都没有指出来,心有不宣的完成了这次交易。

就让你占一次便宜又何妨。

这是属于两人之间独有的默契。

其实很多时候,大家总会忽略身边非常常见的东西,比如砍价,一觉得豁不开面子,二觉得不大体面,总显得自己扣扣索索,好像差这点钱似的。于是就很容易被人占去了便宜。

砍价是门学问,在每一个菜市场上发生的砍价的过程,都算得上是一场大师级别的精彩交锋,在其中用上了各种试探、揣摩敌方心理和进攻的谈判技巧。

这是人类语言交锋的艺术。

买卖是最早的,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心理上的博弈。

低到菜市场砍价,

高到国与国之间谈判,其实都是在谈一个字。

利。

所以毛阿英在不知不觉当中,以她独特的人格魅力,连敲带打,闯下了别人都想不到,意料不到的天地。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件事让她的心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促进了她开始建立副本联盟这件事。

这个事就要说到毛阿英的童年。

她的童年并不幸福,从小没吃饱没睡好还要干一堆的农活,如果只是这样,她还能凑活着过,但是他们还要她的命。

在毛阿英的堂姐被送去填河后,她偷听到村里人跟她的父母商量,要他们家也拿出来一个孩子,她的母亲趴在桌上哭,她的父亲靠在墙边抽烟。

她知道下一个就要轮到自己了。

她没有问她父亲和母亲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填尼玛的河,老娘就是被人贩子拐了都比待在这儿等死好!

她连夜逃出村子,然后不出意外的被人贩子拐了,在那里混吃混喝了一段时间又跑了出来,接着没过多久又被人抓去,在火车站当乞丐,拿着破碗找别人要了一段时间的钱,后面趁别人不注意上了火车,接着因为没票又被人赶了下来。

就这么四处流浪,最后被一个老女人收留,那个老女人是个神婆,看她有点灵性,就留她在身边,教了她一些东西。

神婆是个好人,她也就跟着神婆去到了她所住的那个专做纸钱生意的村庄里头,就这么定居下来。

一晃好多年,毛阿英以为自己都忘记了幼年的生活,没想到她就这么回到了曾经的地方。

原先,她还不确定,觉得不可能这么巧。

以她的性子,她是想着,那地方肯定早就被闯关者给解决了,就那些人……呵,再配上一声冷笑。

结果越走越不对劲,主要是眼熟啊。

像这些村庄,有的地形好多年都不带改变的,比如她幼年时期爬的那颗歪脖子树,因为歪得别具特色,不是其他地方能够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