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这是哪里来的糊弄学大师啊(第3/7页)

他们一起拿着这根树枝以最快的速度跑到了地面上,两个族群的半兽疯狂的挖坑,有泽和风起一起将树枝扔到了坑里,在用土厚厚的盖上。

所有的半兽都知道如果要灭火,就得用水或者用土、沙子等盖住,这样才能保证火不会重新燃起来。

好一阵之后,有泽和风起一起挖出土下的树干,他们确认树枝上的火已经彻底熄灭,他们才终于安心。

潘达知道,从这些半兽原始人发现火到可以利用火,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一开始肯定是惧怕火的,这很正常。

这团火将有泽和风起的族群都吓坏了,他们看着这根树枝尚且惊魂未定,他们颤抖着声音说:

“为什么这根树枝上会有火?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火,以前不都是烧成一片吗?为什么这火的周围没有烧起来?”

“是啊,这也太奇怪了!这火会不会是假的?”

“这火肯定是假的,如果是真火我们周围早就烧起来,瞬间整个沼泽森林都会烧起来,那才是真火!”

……

潘达心想,也不怪这些半兽原始人认为这是“假火”,起初他都不知道为什么这火没有引燃周围的一切,半兽当然更想不通。

有泽族群和风起族群的争斗没有因为这团火而停止,刚才的“吼叫”没有分出胜负,他们又提出进行“捕猎比赛”。

潘达看见有泽族群和风起的族群各自盯上了一只象鸟。

他可以理解半兽族群之间发生矛盾后通过“比赛吼叫声”或者“比赛捕猎”来判断输赢。

因为半兽的生存环境太过危险,必须尽力减少一切没必要的受伤和死亡,比赛吼叫声可以震慑对方,比赛捕猎的速度还能获得猎物,都是判断强弱的绝佳好办法。

任何族群之间为了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都是需要竞争的,动物需要争夺领地,半兽原始人族群之间也需要分出强弱,强者就能占据最好的生存资源。

潘达猜测有泽和风起的族群因为实力相当而经常发生矛盾,谁也不服谁,他们就要不断的通过各种方式争斗来打压对方。

他认为有泽和风起的族群敢于捕猎象鸟这种庞大的猎物,就证明他们是半兽中的顶级王者族群,因为象鸟算是沼泽森林中体型最大的动物。

象鸟是一种巨型不会飞的鸟类,身高超过三米,体重可达半吨,象鸟对于半兽原始人而言非常危险,被象鸟踢一脚就会残废,象鸟的撞击更可怕,被撞一下必定会死。

虽然半兽原始人都非常强壮,但用石头木棍这么简易的工具捕猎半吨重的猎物,还是太危险,稍不注意就会丧命。

象鸟的嘴喙非常坚硬,犹如一把□□,半兽的身体没有厚重的皮毛保护,被象鸟啄一下瞬间就会皮开肉绽,如果不小心被啄到脑袋,轻则脑震荡,重则直接开颅骨裂而死。

再加上象鸟的爪子非常锋利坚硬如同钢刀,半兽被象鸟抓一下会留下几厘米深的血槽,原始人的身体自愈能力、抵抗力等远不如其他动物,很可能会因为伤口感染死亡。

潘达不得不感慨,人类这么“脆皮”如果不够聪明,到底要怎样才能在史前这么激烈的生存竞争之中活下来的,动物被咬的血肉模糊都能自愈,原始人被抓伤就可能感染而死。

他看到有泽和风起的族群捕猎的方式都差不多,就是将象鸟团团围住,疯狂的用石头和木棍砸。

因为需要不断的捡石头和木棍,半兽们分为三批次,第一批半兽的石头木棍砸完了,第二批立即补上,随后第三批补上,退下来的赶紧去找木棍和石头,如此循环往复。

潘达看见他们的石头和木棍就是地上捡的,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就算用石头把木棍磨尖做成木刺用来捕猎都会简单的多。

当然被捕猎的象鸟会疯狂的反击,象鸟对着这些半兽横冲直撞,抬起爪子疯狂的抓,用嘴喙拼命的啄,半兽们需要及时躲避,随时都可能丧命。

捕猎这种大型动物固然很危险,但只要成功就会有极其丰厚的报酬,半吨重的象鸟可以让近百人的族群都吃上肉。

好一阵后,潘达终于发现有泽族群和风起族群捕猎的最大区别!

因为他看到风起族群里有一个看上去比较年长的雌性半兽站在巨树之上,这个雌性半兽嘴里呜呜哇哇的大叫着,同时手舞足蹈的跳着,似乎在给予族群“精神力量”。

潘达这时才意识到,这个雌性半兽也许就是风起族群的“巫师”,风起族群可能认为“巫师”通过这样的“唱跳”向祖先借取力量,可以帮助他们更快的捕猎成功。

有泽的族群就没有这样的“巫师”。

潘达之前就是看到风起的族群在举行“亲吻”大地的仪式,他认为风起的族群很特殊才留下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