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求我教你啊

随着沈嘉的名声越传越广,来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沈嘉来者不拒,但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场地不够用了,而且再扩大场地,没有话筒和电子屏幕,坐太远的人也听不见看不见。

沈嘉的正职毕竟不是老师,也不可能无止境地教学生,按他原先的计划,是先教会会计司的学徒,再由他们授业解惑。

上了半个月的课后,沈嘉做了一次小测验,选出了十名学的最好的学徒,给他们排了个课程表,让他们去教那些自愿来学习的人。

消息很快就传遍了长安,不止是官府的账房们纷纷来探个究竟,连大商会大商铺的东家也派了人来,他们未必知道自己要学的是什么,只是跟风而已。

“这里就是传授新账的地方?”一位鬓角发白的老账房挤进门问。

门口有设了接待的地方,每个来学习的人都要登记名字与东家,虽然不收费,但也要以防有人闹事。

“是的,老先生是第一次来?”

“嗯,这里的授业恩师是哪位先生?”

接待人员看了下课程表,告诉他说:“这个时间段上课的是户部佐主事,您要上课请快些进去找个位置坐好,马上就开始了。”

那老账房嘀咕了一句:“居然真的是户部的官员在授课,太奇怪了,户部居然会有这样的热心肠。”

后面进来了一个小男孩,小男孩一看就是贵族出身,身边还跟着护卫小厮,接待人员忙上前拦住人问:“请问小公子来此处有何贵干?”

男孩好奇地朝里张望着,问:“这里就是沈司长办的私塾?本公子可以进去学习吗?”

那人听他提起沈嘉便知道是熟人家里的孩子,笑着说:“大人规定想学的都可以进,但也得真心学习才行,小公子如果能坚持上完课,不吵闹也可以进。”

男孩也就是赵庭点点头,保证道:“嗯,本公子会好好听的。”赵庭还没有接触过账上的事,听得最近宫里宫外都在热议这件事,也就生了好奇心,正好今日能出宫,就带着人来看看,没想到来学的人竟然挺多的。

“听说一天从早到晚都排了课,那是否随便什么时辰来都行?”

“我们不建议如此,最好是跟着一位大人从头学到尾,这样才完整,但考虑到大家都有工作在身,大人决定过几日再加开晚上的课。”

赵庭点点头,心下觉得沈嘉这样的官员才是办实事的典范,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难怪皇叔总对他赞不绝口。

“小公子您们一行人只能进去一人,最好带上笔墨记一些重点,有些内容难免晦涩。”接待人员并没有因为赵庭年纪小而忽视他,交代的格外仔细。

赵庭让人赏了他一角银子,然后自己独自进了茶楼,小木子等人根本不放心,眼珠子一转,找个地方换了装扮,再分批进入茶楼。

赵庭进去的时候里头几乎全坐满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角落的位置,却发现有一根柱子挡住了自己的视线,看不清台上的情形,他的身前是一位老人家,因为位置不佳愁眉苦脸。

沈嘉让人上课前拉响铃铛,铃铛一下,底下的人就禁止交谈,否则会被维护秩序的衙役请出去。

佐姜毅上台后,又有几人从门口进来,接待人员看到是沈嘉,笑着迎上去,“沈大人怎么有空来?您的课不是要下午吗?”

沈嘉刚散朝,皇帝要体察民情,看看他搞的学校是什么样子,于是就带他微服出巡了。

他小声说:“本官来看看,你忙去吧,不用招唿了。”沈嘉带着赵璋从边上的楼梯上到二楼,二楼的大厅也是课堂,但还有几间包厢封着作为讲课老师们平时休息办公的地方。

沈嘉带着赵璋进了自己的办公室,窗户一开,正好就能看到讲台上的情形,内容也听得一清二楚。

“今日讲到资产的账务处理了,对于一些价值大的不动产,我提出要在账上计提折旧,将每期的折旧算入费用中,这一点恐怕有些麻烦,不知道多少人能接受。”

赵璋疑惑地问:“为何要如此做呢?”

沈嘉给他举了个例子,“假如说,我要开一家铺子,就以茶楼为例,那期初投入的费用就比较高了,得买成套的桌椅,得买好的茶具,这些都是能用许多年的东西,一次性计入成本就不好算了,不如分个几年每个月摊入成本中,这样算出来的盈利更合理些。”

沈嘉有自己的更深入的想法,他为什么一定要从账务入手达到全国统一?只有账统一了,以后不管是计算税收还是查账都会更方便,而对于国库最重要的税收不该是粮税和人头税,应该是所得税。

他将自己的想法透露给赵璋,“如今朝廷的税收项目纷乱繁杂,好几种税收出现了重复征收的情况,不仅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而且不利于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