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2/3页)

苏茴在天亮之后带着他们兄弟几个去吸取教训。

这一天正好是休息日,也不用怕耽误什么。

去到张根那边,苏茴看到了躺在床上的张锦华,他趴在床上,两只眼睛还有着哭太久后的红肿,一只脚敷着药草,另外他的手肿屁股肿,这是后来被揍的,让他只能趴在床上,一副惨兮兮的模样。

他这次吓到张全和赵来娣了,为了让他吸取教训,来了一场男女混合双打。

哪怕他本来受伤了,也没有放过他。

看的越心疼,打的越狠。

张保国看了心有戚戚,他也是打过上山的主意的,因为从山上可以带好吃的下来,但是看了堂哥这个样子,他绝了这个念头。

他有一种预感,如果是他不听话进山,妈妈打的会比这还要狠。

不,或许也不会动手揍他,而是扔给他比他人还高的作业,让他写写写、抄抄抄,不论哪一种,都是他无法承受的痛苦。

儿子回来了,养一养就没事了,赵来娣的心安下去了,昨天看到儿子被揍成那样,还特意心疼的给他煮了个鸡蛋。

现在看到妯娌来了,就打起了她的鸡肉的主意。

“你看,锦华现在伤成这样,需要吃好吃的补补,你那山鸡肉还有吗?他肯定会记着你的好。”

苏茴可不惯她这毛病:“吃完了,你要是愿意杀一只母鸡给他,他更记着你的好,山鸡哪里比得上自己养的母鸡好啊,是吧?”

张锦华听了眼睛一亮,赵来娣却是眼前一黑,杀正在生蛋的母鸡……她要是真这么做了,婆婆估计会喷她个三天三夜。

这妯娌分家出去后,翅膀是硬了,之前就是回不软不硬的钉子,现在是直接把话回的噎着她说不出话来。

“……你这是说什么笑,母鸡可要留着下蛋呢……”

因为这一糟,张锦华和小伙伴柱子销声匿迹了好一段时间,都躲在家里养伤呢。

两家人教训了自己儿子,还欠了不少人情,这么多人帮着进山,这都是情分,要记着的。

有这么两个“榜样”在,估计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村里的半大小子都会比较消停了。

………

苏茴不是顿顿做大白米饭,也不是顿顿鸡鸭鱼肉,那样的话,再怎么找借口,家里的孩子都会觉出不对。

只有一样东西每天端上餐桌,他们不会起疑,那就是家里几只母鸡生的鸡蛋。

现在肚里有油水了,她不会每天都大鱼大肉的,在不缺营养的情况下,其实她更喜欢素菜。

做饭可以给自己带来享受,但是也会耗费时间。

在不想做的时候,她就早上蒸一个水蒸蛋,让他们几兄弟吃,然后中午红薯杂粮饭,这些都跟其他的没什么区别,唯一区别的就是他们煮青菜的时候会放油,不会一素到底。

如果天天有肉的话,那就要天天提防着别人过来,这样子也太累了。

而鸡蛋的话,她没有拿去供销社卖,在大家都拿去供销社卖的时候,自然也会有人问起,她都是用统一的模板回答的,他们几个没了爸爸,我这当妈的不得对他们好点,别的吃不起,鸡蛋还是有的。

鸡蛋也是解释他们几兄弟脸色红润的原因。

家里养的鸡蛋都进了他们兄弟的嘴里,脸色这么好也不奇怪。

………

追根揭底,张锦华进山,就是为了吃肉。

李满芬没有杀鸡,但还是去镇上买了肉,给张锦华吃了。

这肉也分了苏茴他们一碗,肉片闷香芋,一碗就两片肉,两片薄如蝉翼的肉。

张凤华端过来的。

张卫国看了撅起嘴巴:“这肉只有两片,还这么点,我们怎么分呀。”

“我们拿过去的,可不只有这么一点,奶奶真小气。”

最后几个字在苏茴的注视下越说越小声。

“她是长辈,你这样说对吗?有些事我们心里知道就好了,在外面千万不能这样,知道吗?”

看他乖乖点头,苏茴摸了摸他的头:“你奶奶怎么样?你们也不是第一天认识,我们送东西过去主要是冲你们爷爷,你们爷爷对你们还可以,我们送去的也不多,而且,你们没注意到吗?我们的东西给你爷爷奶奶,村里人见到你们都是怎么说的。”

张保国若有所思:“说我们懂事孝顺。”

“对,说懂事孝顺,你以后是打算去当军人,这种都是要调查的,村里的口碑怎么样会影响到能否成功入伍,名声好,当然要比名声坏要好一些,分出去的那点也不影响什么。”

张卫国想不到还有这个,张大了嘴巴:“哈?”原来还有这个原因?!

“所以,以后做事、说话之前先想想影响,祸从口出这个成语妈妈有解释过吧,还记得吗?”

四个人乖乖点头,然后分着吃了这一碗的肉片闷香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