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2/4页)

这种事情张成业也熟练了,拿了药,让他们两个先把病养好,他也给了口粮,省着点,够到分粮的时候,到时候把欠下的补回来就成。

他们来这里真的是两袖清风,除了被褥和衣服,身上一毛钱都没有。

苏茴没有行动,她打算先观察观察对方,她要看看,他值不值得她伸出援手。

另外,文学倾他知道这里有人得了托付会照顾照顾他,他会怎么做?

两个人都比较坚强,发烧了几天,吃了药,好歹是熬过来了,熬过来之后,就在其他人的指点下,干活。

第一次去打扫猪圈的时候,两个人差点就吐了,死死地忍住。曾何几时,他们哪能想到自己居然会落得这么个下场?

还有什么好说的,只能怪自己识人不清,不止连累了自己,还带来了自己的家人和亲朋。

对于这两个新人,牛棚的众人态度都不冷不淡,该帮的帮,该指点的指点,但是说有多交心,那也没有。

谁也不知道他们两个的底细,他们已经这样了,经不起更大的风浪。

他们五个,也是经历了许多,慢慢相处,才有现在这个情分的。想要打开心房,还要慢慢来。

至于必要的帮忙,那是必须的,不抓紧时间帮他们更快适应下来,到缺衣少粮的时候,他们就是一个整体。

他们干活也算工分,但是这个工分到了分粮食的时候是打了折扣的,总之就是吃不饱,吃饱了那还叫改造吗?

所以他们会利用所有的空闲时间在山上找吃的,找的最多的就是各种野菜。

现在多了两个人,不努力多找一些,到了开春的时候,就要揭不开锅了。

苏茴在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没发现什么问题,就开始帮忙了,自己不出面,只是在他们两个上山去找吃的时候,在文学倾前进的地方故意发出一些动静,吸引他过去,或许会有几个野鸡蛋,或许是一窝山薯……

至于露面这个问题,她决定要再看看。

跟她有同样的还有谢睿,因为那里来了新人,接下来都没有再过去那附近。

双方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观察。

他们两个也算是有韧性的,活累,从没叫过一声苦。

顿顿吃红薯野菜,也从没说过什么,吃不饱就喝水,直到一个多月后,收到了自己儿子寄来的包裹,文学倾才终于掉了泪。

包裹上的东西不多,是张成业去代收的,检查了一遍,没什么违禁的东西,才交给他。

包裹不大,就一身夏天的衣服,两身冬天的,都很旧了,另外还有一双鞋,一小袋的玉米面,半斤面粉。

张成业在检查的时候,发现了衣服角落的异样,那应该放着一些钱,他当做没发现,给了文学倾,

他们的信件和包裹,都是要检查的,在检查途中被拿走点什么也是很常有的事儿,就像那白面,看袋子,原先装的应该不止这么些,但是到了这里,就只有这半斤了。

信张成业也看过了,内容很少,只是问候父亲是否安好,然后说他那边还好,平安,勿念,其余的什么都没有,就这么一封信,让文学倾在被窝里默默流泪,也像是一剂强心针,让麻木的他多了一丝生气。

与他相比,跟他一起到这地方的同事就没有音信了,他出事之后,他的老婆宣布跟他离婚,子女纷纷跟他断绝了关系,学生也避之唯恐不及,已经成为了一个孤家寡人。

……

在一场大雨过后,气温降了下来,一件衣服已经不能抵抗这个气温,有那些怕冷的老人和孩子纷纷纷纷拿出了冬天的衣服。

今年的年景不错,大米红薯还来了个小丰收。

苏茴家院子后面就是自留地,基本上都种了红薯,收获的时候,张根来帮忙了。

看到收成,他都忍不住夸赞。

这里原先是山脚,满是灌木和草丛,第一年整理出来种上红薯,没想到收获比那些肥田也不差,看来老二媳妇伺候的很尽心。

这些,加上年底分的,足够他们吃了,不用他补贴,本来他都准备好了,要分一些给他们的。

秋季,大家伙也从山上得到了足够的馈赠,各种山货野果,家家户户都收了不少,在没有足够的粮食的时候可以充当主粮。

随着冬小麦等作物下种,日子就比较清闲了。

这一场大雨,家家都在家中休息,因为他们村可以烧瓦,成品不少,大部分漏水严重的人家都咬咬牙去定了瓦片,现在下大雨,就算会漏雨,也不至于原先那样外面大雨里面中雨了。

下雨天,普遍幸福感加强。

张保国站在窗户旁边,看着外面的雨花,双手服帖的放在裤兜处,身体站的笔直。

他在练军姿,锻炼自己的定力。

他看着窗户外面的自留地,大部分又种了红薯,但是有一小部分,种上了芸豆,豌豆,油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