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2/3页)

赵来娣很高兴,之前大女儿说的时候她都没太当真,结果现在真成了,她这是给她省了三块钱啊!女儿真能干!

不过,她有些遗憾,怎么儿子就之前就没有想过跳级,要是早点想到,省的学费那就多了。

至于儿子考不考得上的问题,她直接忽略了。

她女儿都能做到,儿子肯定也可以的!

跳级这也确实是一个值得高兴的事儿,她到别人面前得瑟,别人也懒得跟她计较,如果是他们家的孩子,他们肯定也会这么得瑟,或许还会更得瑟。

生活平静,苏茴对目前的生活状态很满意。

但是或许是见不得这个村子这样的和平,他们村的村支书因为意外走了。

他们村,村支书的存在感不怎么强,更多的是张成业出面,不过他们感情不错,他们在很多方面想法是一样的。

现在村支书出了意外,张成业悲痛之余,同时还要去镇上报备,这一报备,就直接领了个“空降”的村支书回来。

一般来说,村干部是村民推选几个人出来,然后把名单交由镇上,一般来说是支持人数最多的人当选。

但是偶尔也有例外。

现在这就是意外。

张成业回来的路上一句话都没说,只除了开头客套几句之外。

新的村支书原来不是他们村的,但是在刚才,他的关系转到了他们村,并且因为原先身上就有职责,因为他们村有“需要”,“暂时”调派担任村支书一职。

张成业面对着公社的调令,还能说什么,只能先把人领回去。

来人叫杜高志,年纪跟张成业差不多,都是四十多的年纪,一身灰扑扑的中山装,腰板听的笔直,原先他是公社的干部,现在到一个村当支书,是“屈就”了,张成业不热情,他也不会没话找话。

快要到村子,张成业总算收拾好了自己的心情,非常官方的跟他介绍他们村。

他们村以前一直叫李村,现在也有很多人叫,不过在官面上,他们村叫红星大队。

他之前都不是他们村的,现在过来任职,户口关系都转过来了,首先就是要给他批一块地,如果他没有久留的意思,借住别人的房子也行,他肯定会给他找到愿意借房子的人。

不过,让张成业失望了,杜高志想要宅基地,他要建房子。

房子对国人的重要性不可而喻,现在可没有那么多的投资意识,一般是要在哪里定下来了,才会在哪里建房子。

一想到这里,张成业的心里更不愉快了。

杜高志有自知之明,如无意外,他就要在红星大队扎根好一段时间啊,当然要建自己的房子。

面对这合情合理的要求,张成业也没办法,带着他在村里走了一圈,介绍村里的布局、人口等等。

面对房子的选址,村子中心的宅基地早就分完了,只能往外找,他们也路过了苏茴他们家所在的那片地方,不过看着一片李子树挡在这里,里面又才那么几户人家,他不乐意,最后,在村中心外围选了一处地方。

那里有座老房子,是村里一个没有了后人的老汉的房子,早就破败的不成样子了,没有人住,没有人打理放在那里这么些年,想要的话势必要扒了重建的。

地方也不是很大,一般来说不符合村里大家庭的人口数量,所以这块地就空着。

其实加上后面那一块地方,也够大了,毕竟他也不想把家人带到这里来,现在只是他的户口到了这里而已,他媳妇和孩子的户口依旧在城里,他可不会让他们把户口割到这里来,他还想着有朝一日回去呢。

——

这上任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儿。

送走了他,张成业回去后,在屋里背着手转悠了好一会儿,然后他又去了镇上,去找自己的朋友打听去了。

这杜高志他之前都没有听说过,到底是哪一号人物?

又是什么情况?会空降到他们村当支书?

这一打听,张成业的脸都绿了,敢情他们村就是正好赶上来接盘的。

杜高志原本是在革委会负责知青那一块的,后来据说好像跟知青发生了点什么,有人投了举报信,不过经查是诬陷,不过影响已经下去了,不好再回原来的岗位上,而其他的岗位,一个萝卜一个坑,早就有人了,正好他们村空缺了一个村支书的职位,在没有其他适合岗位的情况下,他就空降了。

他是有革委会主任的亲戚,不然也不会这么任性,听到这一通解释,张成业的心情,那叫一个一言难尽。

原本因为他们村的村支书空缺而蠢蠢欲动,想要竞争的人在张成业说了空降的事之后,大家一时之间都哑了。

知道有人在人群中问:“怎么会有别人到我们村来当支书啊?”

打破了沉寂,大家七嘴八舌:“是啊是啊,按理这不应该是我们村自己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