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4/4页)

他们班上有20多个人,这20多个人中,只有6个是乡下来的,他们后面那个就是六分之一。

他在小学的时候也是成绩翘楚,但是来到了这里念初中,直接变为了中下游。

而且就跟刘维志说的一样,他们读书不易,他是花费了不少的功夫,才让他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同意继续供他上学念书的。

刘维志的话这不明显就是在说他吗?

他捏紧了拳头,压抑着自己的愤怒。

这个时候学习说是没什么大用,但是工厂里面招工的话,首先看户口,然后就看学历。

他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不想跟自己爷爷、爸爸一样,一辈子靠土地吃饭。

户口这方面可以慢慢想办法,但是学历这方面要是他放弃的话,就没有再来的机会了。

而且就算没有户口,学历够,有本事的话,走走关系还是可以争取一个临时工的职位,然后慢慢的等待转正的机会。

像刘维志这样的人是不会懂得自己的痛苦的。

他学习成绩不好,只是因为他们村里的教师资源摆在那里,这些知识上了初中才有接触,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他跟上已经很吃力,从小学的佼佼者,变成了现在的中下游。

他拼尽全力的念书,争取有一个更好的表现,也努力的结交朋友,但是因为他出生于农村,这些城里的“少爷”都不乐意跟他来往,工人的子女跟工人的子女抱团,村里人跟村里人报团。

刘维志学习成绩好,家里的父母还是双职工,他吃的穿的用的,跟他都是鲜明的两个档次。

现在他还在说他学习不认真还不如回家去放牛……

他认真了,他根本就没有看到。

他压抑着自己的目光,掩饰的低垂下头来,小心着别被人发现。

在这班级里,他们来自农村的是弱势群体,是比不上城里人的,刘维志在他们班的情况是最好的,成绩也是第一,是他们班的中心人物,要是得罪了他,他估计会被排挤得更厉害。

他来城里上学,一个目的是学历,另一个目的是想要多认识一些朋友。

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人脉,等他毕业了,感情好的话,或许不经意就多了一条路子。

刘维志,就是他想要交朋友的那一类型。

他的拳头捏了捏,埋着头打开课本,翻着刚刚老师讲的内容。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终有一日,他不会再过这种忍气吞声的日子。

少年的心敏感、自卑又自傲。

张保国敏锐的察觉到了,看了一眼毫无所觉,还在叨叨的刘维志,眼角轻轻抽了抽。

“我是一直以来就聪慧,成绩从来没有掉出过前三,而且我爸妈都拿工资,他们对我寄予厚望,希望我之后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都有用的人才,为了成才,我需要良好的知识储备,我舅舅前段时间刚给我买了一本辅导书,我看了一下,很是精辟……”到时候第一名肯定是我的囊中之物……

张保国索性站起身,离开教室,课间时间,他去上个厕所避开好了。

刘维志这张嘴不知不觉就得罪了人,如果不是他家里都是工农出身,而且有个舅舅还是干部,自身没有攻讦的地方,早就被他得罪的人给下黑手了。

他可不想掺和进去。

只可惜,他提出想要调换座位的想法失败了,老师不同意,他的身高再高一点就好了,挡着后面同学的视线,他调走去后面顺理成章。

现在却只能无视他。

话还没说完的张维志看着张保国离开的背影,话说了一半,憋着的感觉太不好了。

他怎么就不说借他看一看呢?

他不会同意,但是摘抄一些还是没问题的,只要他好好求他。

接近上课铃响,张保国回来了,刘维志特意把辅导书拿出来放到桌面,一边小声赞叹:“这辅导书真好用,原来还可以这样出题啊。”

“哦哦,这个解法有三种!”

“这个有深度……”

后面的人听的心痒痒,刘维志一直用眼角余光注视着张保国,却发现他一个多余的眼神都没给自己。

直到老师进来了,他郁闷的闭上嘴。

张保国把他的话左耳进右耳出,他刚刚出去,正巧看到有人在吃香甜的饼干,他又想起了家里正在做的蛋糕。

蛋糕该怎么做?好吃吗?

真好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