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2/6页)

正在挑着砖的张全一愣,随后看到张卫国,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卫国?你怎么在这里?”他很惊喜,仔细打量。

保国和卫国都像他的二弟,保国要更刚毅一些,现在也两年没见了,卫国也长大了,不过卫国不是应该在首都上大学吗?他应该还没毕业啊。

“是我,大伯你原来在这里工作啊,真巧。”他定期有写信回去,老家那一边也会回信,所以他也知道家里现在的情况,家里就爷爷奶奶还有小婶在家,大伯和小叔都来这里找活干了,据说还不错。

张全看了看:“我把这砖挑到那里再来跟你说话。”

他们来问问题肯定会打扰他们的,所以他们都是挑着时间来,看到他们在休息或者是午休之类的,才会过来问话,不然就耽搁人家工作的时间。

看着他大伯去把砖挑到目的地,放下东西过来,张卫国突然想起一个问题,老家那边还不知道妈妈现在的情况啊,现在……有点糟糕,不过现在就算知道了,应该也没那么反对了,大伯他们自己都来这边找工作了,不像一开始,那时候大家知道妈妈辞了正式工来工作会接受不了。

不过他们之前不知道妈妈在这里,现在也不知道,是没有巧遇过?仔细想一想,张卫国也明白了过来,除非巧合到大伯所在的工程队在妈妈的厂子里干活,不然遇到的几率很小,他们的日常根本就没有交集。

张卫国决定先问问妈妈怎么打算的,还是不能告诉大伯他们吗?老家那边唯一知道的就是舅舅,爷爷那边都不了解。

舅舅也因为妈妈的帮忙赚了不少了吧,如果奶奶知道了,肯定也会要求妈妈帮忙,妈妈估计是不想理的,不然不会一直瞒着。

他尽量控制着话题走向,不要让大伯谈起妈妈,主动问大伯在这里的事情、老家的事情。

问了张卫国他们来这里的目的之后,张全来到唐科平她们面前打个招呼。

唐科平他们也没有想到他会遇到自己大伯。

不过他妈妈不是自己做生意做的不错吗?都自己开了厂子了,怎么他大伯没有去帮忙,反而在工地上干着辛苦活?

他们脑子里转了转,谁都没有说出声。

有那些知道的,就知道他们分了家,有那些不知道的,心里疑惑,这话也不好当着面问,都保持了沉默,这正好暂时帮张卫国隐瞒了下来。

然后他们去问其他的工人,张卫国酒暂时脱离,跟大伯说说话。

少不了要问爷爷奶奶,知道他们的身体一直还好,就放心了。

他们几兄弟关心的重点都是爷爷,不过爷爷奶奶是一体,只能把他们当作一个整体看待。

还有他的小伙伴,他家的屋子。

张全:“你家房子没事,隔一段时间你爷爷或者你外公就会去帮忙检查检查,生个火暖暖人气。”很久不住人,房子很容易出问题的。

问完了村里的情况,他就问张卫国了:“你现在怎么样?工作分配下来了吗?”

张卫国:“还没定下来,这次是跟着老师来做一个调研的,大伯,你觉得特区这里怎么样?开放的对吗?”他先扯开话题。

说起这个张全有话说:“当然对呀,之前工作有多难找你又不是不知道,又要城里户口又要有本事,还得要有关系,我们乡下人就别提了,有几个能找到的,现在不一样了,来这里工作的,我们这里没有一个是城市户口的,全都是农村人,我们都拿到了工资,有钱寄给家里,多干一段时间,家里起房的资金就有了,这当然是好事,大大的好事,对了,你小叔他也在这,不过他那个厂子不在这里。”

他说了一下张贵的地址,张卫国记了下来。

说起来的话,他这里有不少的亲戚,他大伯小叔在这里,妈妈在这里,他舅舅也在这里。

然后他就又遇见了一个熟人,他自己都没想到,不过这个熟悉,是他对对方熟悉,对方不知道还认不认得他,他长大了不少,不熟悉的人不一定还能认得出他是谁,那个人不是别人,就是他们村原先的知青柳岩新,也是陷害谢睿,往他的私人物品里面塞进书的人,被他恰巧发现之后,拿了出来,自那之后,他就跟谢睿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后来他被知青点的大家排挤,搬了出去,最后跟他们村的一个姑娘成了家,结果知青可以回城之后,直接抛妻弃子,不见了踪影。

大家都对那母子十分的同情,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他,看他西装革履、拿着公文包精神奕奕的模样,看样子混的还不错,他村里的妻子怎么办?

他那时候是拿了家里的钱直接走的,了无音讯,所以是抛妻弃子后在外面自己逍遥快活?

问了周围的人,还真有认识他的,张卫国暗暗的记下了他的单位,打算写信寄给大队长,这事情还是交给大队长处理比较合适,到时候有他来决定这事该怎么跟他们说,该怎么做才是最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