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2/5页)

她现在光是属于她自己一个人的助理就有4个了。

田思怡急了:“那不一样啊,你不想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吗?”

苏茴:“我要是想了,分家了之后,他们就不是我儿子,就不是我孙子了吗?”

这当然不是,哪怕分家了当然也是孙子,也是儿子,但是不一样,没有分家的就会更显得亲密。

苏浅明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你怎么把他们分出去的?”

苏茴:“之前他们4个都在首都念书,我那时候就有在打算了,除了保国他以后不定会在哪里,其余的三个不出什么意外,都是留在首都的,我就在首都给他们四兄弟买了一块地,分别起了4栋房子,给他们做婚房成家用,然后一人给买了两个店铺,再给了一笔分家费,这就分了。”

听着这一些,他们几个又对苏茴的富有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首都的地说买就买,房子说建就建,店铺也是说买就买,就跟买个锅碗瓢盆似的。

“那你现在的这些生意?”

“这些没分,我自己的啊,我现在还年轻,以后还有那么长时间,至于之后再说,他们会有各自的工作,现在说都对生意没兴趣,就算以后他们有兴趣了,也是他们自己做自己的,以后这留给谁,到时候再看,说不定我一个高兴就捐给国家了。”

捐给国家这话谁也没放在心上,怎么可能会都捐给国家呢?

她又不是没有子孙后代,更多的是认为她这是到时候看谁更孝顺再给谁吧,这样也好,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工作,而且如果是进入体制内的话,还做生意那就不合适了,等之后有了孙子,等他们长大,女儿的年纪也差不多退休了,到时候再看给谁,这样就算分家了,女儿也不愁膝下空虚,不愁没有人孝顺,虽然说的无情了些,但实际上有钱有势,膝下就不会缺少孝顺的孩子。

而且现在分都分了,说什么也太迟了,只能往好的方面想。

这样也行,就跟有些老人手里一直拽着钱,不肯给下面的孩子一样,不就是防着吗?防着把钱彻底给了他们之后,他们翅膀硬了,就不管老人了,女儿相信不会这样,但这样做也好,四兄弟都是一模一样的,说出来也公平,而且她给的这些东西,怎么说也不少了,有房有店铺,只要他们不犯傻,怎么都能过得好好的。

苏仲觉得自己受到了启发,他其实也可以这么做啊。

不过如果他做不出跟两个儿子都分家的事情,他是要留这一个在身边,或者是跟着一个过去的,小儿子也不知道以后前途怎么样,但是现在他没办法接受两个儿子都离他远远的,看不到孙子孙女的情况。

分财产这方面可以跟妹妹学,分家这方面他自觉自己学不来。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苏浅明无奈的叹息。

田思怡也无奈的看着女儿,棋下到一半,没心思再下了。

“今年过年的时候。”

苏茴给他们倒茶,表示安慰:“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想要趁着他们都还在一块,把事情料理清楚,他们现在的年纪也不小了,不是小孩了。”

确实,现在乡下地方还有十六七岁就成家生子的。

“你还有什么瞒着我们没有?”田思怡问。

苏茴举着手:“没有了,真的没有了。”

田思怡觉得没有什么可信度:“我也不是要管着你,还是说怎么样,但你说一声跟我们说说总没什么问题吧,分家这么大的事,哪家不是请了长辈中人来作见证的。你倒好。”话音里着实有些无奈。

四个外孙看着都是好的,不会不管女儿的,而且女儿的家业在那里,等之后孙子出生了,就算距离远了,感情没有那么好,也不会缺少关心,不至于老年空虚。

苏茴乖巧的笑了。

苏仲看着这发展,忍不住叹气,为自己叹气。

要是他做了这样的事,估计他的腿都要被打折,妹妹呢,一句重话都没有。

男孩女孩差别这么大的?

他只有两个小子,妹妹也是,以后看看有没有孙女吧,他也想要个女孩儿宠一宠。

午饭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淘米加水蒸上,然后再摘一些青菜,打一个鸡蛋汤,加上苏茴带来的那些菜,一顿丰盛的午饭就做好了。

苏石伟中午会回来吃饭,距离比较近,看到姑姑在这里,也有几分惊喜:“姑姑你来啦!”

随后动了动鼻子:“有什么好吃的?我闻到香味了。”

看到菜式之后更高兴了。

家里的条件是好了没有错,但是并不是天天大鱼大肉,都是穷日子过来的,钱还要存着买房。

他们经常吃的就是之前妈妈买回来的那几只母鸡,它们天天下蛋,他们就天天有鸡蛋吃,现在他们家的鸡蛋都进了自己的肚子里,不像之前要存起来去供销社里面换盐换酱油,还有针头线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