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3/4页)

还是他自己想明白后提出的谏言!

她以饱含崇敬的眼神热切望向李恪昭,心中咚咚乱跳。若非叶冉在场,此刻她多半已扑上去了。

李恪昭握拳抵在唇边轻咳两声,撇开头去,耳尖微红。

“让我下车!我要去和飞星同骑,”叶冉忿忿控诉,“近来不知怎的,大家都说一看你俩就觉齁得慌!”

*****

八月廿九抵达屏城,无咎率一队手下在城门外五里亭接应。

“坐上去试试?”无咎指指面前那辆四轮小车,对叶冉笑道,“小六特意吩咐为你准备的。本想下月送到遂锦给你,十日前得消息知你要随小六来屏城赴任,我索性带到这里来等。”

小车为独座,形似圈椅加了四轮,顶上、背后有锦蓬遮雨避风。虽需有一人在后推着走,但行动起来总归比坐轿要灵便,也免了叶冉拄拐辛苦。

“往后朱雀、瑶光为你近随。”李恪昭挥挥手,两人应诺,便上前扶了叶冉。

叶冉眼眶微润,执礼轻哑道谢:“多谢公子。多谢无咎大人。”

在旁默不作声的岁行云蹙眉,再次好奇打量谜一般的无咎。

与上次在遂锦城外一样,他还是素锦武袍,半面鎏金面具遮住上半脸,眼神柔润,笑如和煦春风。

后世之人时常称呼官员为“大人”,当世却只会称无官无职的贵胄嫡亲子孙为“大人”。

譬如齐文周就被称做“大人”,因他是从前蔡国相齐林之孙。

岁行云清楚记得,上次在遂锦郊外埋葬十四名同伴那日,无咎曾亲口对她说,他是“宜阳君公仲廉的外甥”。

既是外甥,在当世便不算嫡亲,叶冉为何称他“大人”呢?

“不必谢我,我只是帮着跑跑腿罢了,无足挂齿,”无咎摆摆手,温和笑道,“进城吧,天色不早,你们还得安顿行李。”

缙王先行派人快马加急到屏城,通传了李恪昭即将前来接手军政事务的消息,当地官员、乡绅已合力为他备好官邸。

入府后,李恪昭在前头与官员、乡绅们相互见礼寒暄,岁行云等人则去后院安顿,分派众人住处。

初来乍到,众人的一应职责尚未正式分明,自仍随李恪昭暂居此处。

这宅邸比不上遂锦的六公子府那般大,大家需比先前住得挤些,如此又要协商怎么个挤法。

岁行云素来懒怠这种琐碎家事,便由叶冉、飞星去发愁,自己则与司金枝、连城、明秀等人一道帮着搬行李。

装书简的箱子足有六车之多,将他们累得够呛,于是无咎也带人来帮手。

他与岁行云寒暄两句,两人便协力抬了一个箱子。

岁行云边走边随口闲话:“诶,对了,往后你是不是也同叶大哥一样,随公子在屏城为官?”

李恪昭已决定在此试行军府制,之后叶冉会随他领官职在此地主理军府事务,虽不必亲自上线,却举足轻重,大有可为。

“不,我还同以往没两样,帮小六与舅父跑跑腿,无事就带船队天南海北行商,”无咎笑着摇摇头,“我不能为官的。”

“为何?你好端端……”岁行云突兀噤声。

他戴面具,许是面容有所损伤?或者有什么旁的隐情。大约这就是不能为官的缘故?

岁行云心中思忖着,去并不欲去触碰别人痛处,便将话咽下。

除李恪昭那足足六车的书简外,大家的行李都不算多,忙活一个半时辰就安顿好了。

无咎见没旁事,便对众人道:“我十日前才接到你们要来的消息,来不及细打点,近几日这府中暂无太多人手可供使唤,诸位只能先凑活自便。待我明日回宜阳设法,从舅父那头要些人来就好了。”

司金枝忙道:“无咎大人,瞧您这话说的。外人不知,您还能不知?我们中多是宜阳君府中奴籍出身,虽到六公子名下后多年不曾做家事,可该会的都会,没忘的。”

司金枝生在宜阳君府中,十来岁才被送给李恪昭随之赴蔡,对无咎显然不陌生。

“从前是何出身不紧要,都过去了,”无咎温和浅笑,“小六既已除了你们的奴籍,又将对你们委以重任,那往后你们都是要建功立业的。小六素来惜才,我可不敢长久怠慢你们,否则他定会对我发火。”

稍顿后,他又叮嘱:“飞星,如今虽有朱雀、瑶光为叶冉近随,可他俩毕竟是五大三粗的男儿,想是不会照顾人。你看看同伴中有谁能辛苦先照应他几日的?”

飞星嘿嘿笑,抬手一指:“明秀!你来吧?”

“是!”明秀抹去额角热汗,毫不迟疑地笑着应下。

坐在四轮小车上的叶冉一拍扶手,额跳青筋:“是什么是?飞星你存心裹乱是吧?瑶光朱雀,给我揍他!往死里揍!”

无咎无奈摇头,温声笑劝:“别闹,都别闹。听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