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产量(第2/4页)

徐朵一抿嘴,乖巧地笑出颊边两个梨涡,“阿姨,我这苞米优先换面粉和粮票,两斤面给五斤苞米,一斤粮票给一斤半。至于单卖,两毛五一斤。”

她刚问过杨硕了,一般农村来卖玉米的也就这个价。赶上哪年收成不好,还可能卖到三毛钱一斤,在这年代简直是天价。

那人一算,还是换白面和粮票合适,就过来蹲在地上,看了看袋子里面的玉米粒。

“哟,你家这苞米结得挺好啊。前天也有人过来卖苞米,要价两毛八,还没你这成呢。正好我娘家哥家孩子多,你们等会儿,我去叫我嫂子过来。”

有人带头,原本都在关注徐朵长相的也凑过来看起了玉米。不多会儿,便又有一个人和徐朵口头说定,回去拿粮票了。

只是两人来得晚,才卖了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徐朵提着半袋大米揣着粮票,去饭店把大米给了徐二嫂,又买了几个包子,回去跟尤丽一起吃午饭。

饭才吃到一半,就有回去拿粮的人扛着面袋子急匆匆跑了过来,“这里是二十斤面,快,给我称五十斤苞米。”生怕来晚了她们就跑了似的。

两人赶忙放下包子帮着称重,来买的人虽然不算多,可一开口就是五十斤上百斤。下午还不到三点,徐朵她们带来那三百斤苞米就一点不剩了。

还有人没买到,拿着钱不肯走,“小姑娘,你们以后还来卖吗?”

“来啊。”徐朵说,“我们明天上午十点过来,依旧在这个地方。”

“那给我来一百斤。”那人松了口气,“一百斤,明天十点我过来取。”

等人都走了,两人收起空袋子,把收来的白面和马扎放到车上,就准备回去了。

“卖这么快?看来我要是再晚来一会儿,你们就走了。”

“所以说大哥来得巧嘛。”徐朵一看,是杨硕,就笑着问:“你也想买苞米?”

“不是。我有门路,能买到比标准粉更好的面粉,想来问问你要不要?”

“比标准粉更好的面粉?”尤丽纳闷儿,“商店不是就一种面粉吗?”

“是今年才出的新面,你们不知道也正常。”杨硕解释道,“这种面粉叫七五粉,一百斤麦子只能出七十五斤。卖得比标准粉贵一些,两毛一一斤,不过比标准粉白。”

标准粉一毛八一斤,是玉米面的两倍。,很多人已经觉得贵了,两毛一的确不便宜。

徐朵却不差那点钱,“行,现在就能买吗?还是要提前预定?”

天还早,买完了回去也来得及。要是等改天,还得跟对方另约时间。

“能,一会儿你把车找个地方停好,带上钱和粮票跟我来。”

因为不知道能换出去多少,徐朵今天带来的玉米粒不多。

她算了下,除了换到的四十斤白面,她还收到了五十斤粮票和三十多块钱,买五十斤七五粉够了,就买了一整袋五十斤装的。

回杨树村的路上尤丽还在感叹玉米值钱,“两毛五一斤啊,一斤才能推六两面子,商店卖苞米面才九分钱一斤。”

“大概是因为这些都是不用卡片就能买到的吧?”徐朵猜测,“再说剩下来的苞米皮子还能拿来喂鸡,也不算很亏。”

牛车慢悠悠进村的时候,时间也不过刚四点多点,可还没到徐家门口,两人就迎面遇上了骑着自行车的庄振宇。

“咱妈还担心你们两个小姑娘在外面不安全,叫我去县里接接你们,没想到你们倒先回来了。”庄振宇刚上车不久,见到二人又下来了,问徐朵:“都换出去了吗”,

“嗯。不仅换出去了,还有人定了一百斤,说是明天要。”

“那不错啊。”男人把自行车转了个方向,推着走在牛车边。就听尤丽个心直口快的大大咧咧道:“哪只不错啊,小朵有个朋友贼拉厉害,还帮我们买到了今年才出的什么七五粉。”

七五粉庄振宇知道,回帝都那两天还吃了不少。相比这个,他倒是有些好奇另一件事,“朋友?小朵在县里也有朋友吗?认识的人还真不少。”

“也不是很熟。”徐朵说,“就是上次卖熊胆认识的一个大哥。”

大哥?

庄振宇眼神一动,“没看出来你还挺擅交际的,和哪个年龄段的人都能说上话。”

“还和哪个年龄段的人都能说上话。”尤丽噗嗤乐了,“那人也才二十来岁,有啥说不到一块儿的,小庄老师你该不会是以为人家三四十岁了吧?不过他也真厉害,这七五粉商店根本就没摆外面卖,他是拿了粮食局开的条子才买到的,还说以后想再买也可以找他。”

才二十来岁……吗?

庄振宇听着,语气就有些漫不经心,“那这人情不小,可得好好谢谢他。”

“那必须滴!小朵说了,明天再去,捎二十斤大米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