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赶路(第2/3页)

现在已经是十二月十八了。耽搁十来天的话,恐怕到那就要过年了。

像他们大魏朝的皇帝们大多还是勤奋的,像过年这么重要的日子,他们也只休息七天。每年的除夕封笔,正月初七开笔。朝廷的官员们自然也是一样,每年除夕封印,一切事务暂时搁置不处理。待正月初七开印之后,再来处理公务。

按照楚辞的想法,自然是越快到漳州府越好的。他想赶在封印之前,了解一下漳州府的教育水平。

自被外放之后,他就搜集了很多关于漳州府的资料。经过再三验证之后他发现,这漳州府,应该是南闽省最穷的了。它地处偏僻,再往前便是茫茫大海,四周渺无人烟,商道开辟的水路也不在那儿,偌大的府竟然连一个码头都没有。

再加上此处田地贫瘠,除了府城之外,其他县城的大部分人都是以打渔为生的。偏偏那里的市场购买力也很小,到手的东西销不出去,只能砸在自己手上了。

经济状况如此糟糕,人民的温饱尚且满足不了,还谈何教育呢?

楚辞重重地叹了口气,觉得自己马上也要成为海滩边的一条咸鱼了。

亏他当时和寇静静夸下海口,说他用不了一两年就能回京城。现在看来,难搞得很呐!万一他要在这里蹉跎数十年的时间,寇静静会等他吗?

楚辞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副画面:他在漳州府风吹日晒,逐渐蜕变成了一个干巴黑瘦的模样,等他回京之后,寇静仍旧是那高大英俊的样子。到时候他肯定温香软玉,气质美男抱满怀了,还记得他楚某人是谁吗?

楚辞被自己的想象虐出了一滴眼泪,忍不住又重重地叹了口气。

“停轿!”

轿子刚落地,不等楚辞询问为何突然停下,就有一个衙差打扮的中年人上前询问:“卑职听见大人频频叹气,可是这轿子不够舒服?大人要不要下轿休息一下,待到前面的镇子里,卑职马上为大人换几个妥帖的轿夫。”

“不用了,继续启程吧。”楚辞说道,心里囧了一下,这隔音咋这么差!

其实他不喜欢坐轿子,这种以人代畜的行为,早该被叫停了。可是他不得不坐,现在才刚离开城门不久,周围来往百姓众多,他穿着官服冒然下轿,只怕要被两边的百姓围个水泄不通了。

幸好他让大虎的马车停在前面的岔道口,到时候没人了,他还是坐马车吧。仪仗虽不能少,但抬空轿子可比抬人轻松多了。

至于楚辞为什么不先坐马车离开,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他怕有人会拦路喊冤。

也许是受电视小说的影响吧,楚辞总觉得每当官员出巡或上任时,都会发生那种拦路喊冤的事情。万一到时候有人拦他的轿子,他又不在上面,耽误了案情可怎么办?

抱着这样的想法,楚辞坐着马车跟了仪仗队一路。但是,什么都没发生过。无论是喊冤的还是劫道的,一个都没有。

好在,一路虽然无聊,但总算有个好处。他们越往漳州府走,天气就越暖和。虽然棉服还要穿着,但至少不用受那凛冽寒风的“爱抚”了,也不至于捧一会书手就冻得僵硬。

手脚不冷了,楚辞动笔的时候就多了。除了给家人还有先生去信之外,楚辞最喜欢的就是给寇静静写信了。

自九月底他离开京城,已经给寇静去了七八封信了。算算时间,前几封怎样也应该到他手上了,可他就是没有收到一封回信!

也不知道是路上出了什么差错,还是……楚辞摇了摇头,把心里的不安甩开。也许是因为刚定情不久就被迫分开,所以他有些患得患失,心里总是会忍不住产生点自我怀疑。

他其实也知道,自己的怀疑是多余的。按照寇静静的性格,爱上了就是一辈子的事,他对他有多好,楚辞也明白。那么久的单相思都熬过来了,怎么会在这时候撒手呢?

唉,总得来说还是一句话,异地恋真是个折磨人的东西啊!

饱受折磨的当然不止楚辞,寇静也深受其害。他的心愿刚刚达成,眼看着就要迈入夫夫没有孩子热炕头的美好生活,一道圣旨便似那王母头上的金钗一般,刷的在两个有情人中间划下一道比银河还宽的大海,怎能不叫他扼腕叹息不已呢?

而且,那地方还存在危险。寇静每天完成神机营的任务之后,最喜欢的就是看海图了。南闽省那片海域的海图,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海中,一闭上眼睛,就能在他的心里呈现出来。

他越看越觉得心慌,漳州府一带岛屿众多,最适合水匪藏匿其中,万一他们哪天上岸去作恶,百姓们就要遭殃了。按照辞弟的性格,他能龟缩于城中吗?

寇静叹了口气,生出了一种无力感。也不知道徐叔那边有没有派人过去保护辞弟,他寄出的那些信至今仍未得到回音,真叫人担心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