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府内培训(第2/2页)

楚辞也没想过一次就可以让他们改变观念,他想做的就是先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种子,到了时间,自然就会发出嫩芽,开花结果。而且师者在教育孩童的同时,对自身而言又何尝不是一次重新学习的经历呢?温故而知新,想来这本书定能对某些人有所触动。

两天的培训完结后,这些各县来的精英夫子都带着满满的知识回去了。有消息灵通的,当晚便去到他们家,询问这新教科书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当他们看到之后,心里不禁有些无语,不是说这书是楚提学自己出的吗?为什么上面附了这么多人名?而且里头的每一篇基本都是从圣贤书上扣下来的,给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批评指责啊!

……

三月初一,各县提学司分巡道都安排了马车过来。提学司的小厮们忙个不停,不断地将分装好的书搬上马车,一早上起码跑了几百趟,腿都要累细了。

幸而底下的人也不敢只袖手旁观,帮着一起运了,要不然的话,恐怕还得再耽误一会。而分巡道员们则齐聚会议室,一同签字按手印。这是楚辞写的告示,上面有一则声明,那就是此次发放的书籍全部免费,任何人都不允许借机敛财,否则严惩不贷。

他这也是以防万一,这几本书市面上没有流通,万一有人动了歪心思高价出售,而他言路不通,到时候受苦的还是老百姓。以免好心办坏事,楚辞不得不先礼后兵。这样做了,到时候有这种情况,就可以直接处理了。

分巡道员们自然不敢和顶头上司呛声,但签了名按了手印出来后,还是忍不住犯嘀咕。万一这手下人阳奉阴违怎么办呢?若是他们被隐瞒在内,万一到时候事情爆出来,他们钱也没得到,还得背口黑锅,那可怎么办呢?

几个县的分巡道站在一起商量良久之后,决定效仿楚辞的做法,回去就拟一份告示出来,召集县内所有山长一同过来签字。到时候哪里犯了事,便直接去抓人便是了。至于那些山长怎么约束他们手底下的夫子,那就不归他们管了。

楚辞听说这件事后,忍不住想起了现代时经常签订的那些承诺书。怎么说呢,用处不算太大,却也能起到一定程度的约束作用。一旦出了问题,直接责任到人,对于上面的管理者来说,还是挺实用的。

三月初二这一天,漳州府所有入学的孩子都领到了崭新的课本。这三本书对他们来说自是无比新鲜的,甚至《德育》书里面还附了插图,上面讲的小故事,看得这些孩子们眼睛都直了。

而拿到教本的夫子们,也迫不及待看了起来。他们所有人都参与过培训,除了少部分是县内的,其余基本都是在书院内部进行的。大一点的书院还可以讨论一下,小一点的就全凭记忆力了。

不过他们也不敢含糊乱教,因为楚辞说了,一个月后将进行全府测试,测试的考卷由他来出,到时候会有评价手段。落在后面的,将会被分配到好的书院“跟院学习”一旬,这也太丢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