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流言(第2/2页)

不过虞秩的反应还是很快的,当下便绑了那宠姬和下人,亲自到大理寺和苦主赔礼道歉。他一介皇子,能够这般通情达理,倒也挽回了一些声誉。

次日,天和帝将他宣上朝堂,严厉地批评了他,并让他暂时停下职务,回去整顿王府,以免再出这样的丑事。被当众责骂的虞秩差点维持不住自己的翩翩风度,憋得手上的青筋暴起才忍住。

天和帝的做法无疑给了那些动摇之人一个信号,几乎是转瞬之间,围在虞秩身边的人又少了一些。

这般雷厉风行的动作,在后宫也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张贵妃房中的瓷器又少了一些,她一边哭一边骂天和帝偏心,明明虞稷犯下的错更大,他却不曾这样下他的脸,难道就因为秩儿是她肚子里爬出来的,便要受到这样的对待吗?

六、七两位皇子的母妃则很是惊讶,她们也不明白两位皇子为何会被突然卷入其中,自上次皇上大发雷霆之后,她们再没见过两个孩子,要不是隔段时间便传一封信出来,她们都要担心死了。

而天和帝一直派人盯着的皇后那边,却没什么动静,只是宫女们发现,从流言开始传播起,皇后娘娘就再也没碰过瓶花了。

……

此时,远在漳州府的众人,早已清楚了于御史案的最终结果和虞稷被关的事情。温太傅看向京城方向,直言要变天了。

楚辞也是这样想的,在他看来,这场夺嫡之战中,二皇子已经取得了绝对的优势。若无意外,恐怕将来继位的就是他了。

可意外来得十分突然,这天,从京城传来一封密信,让温太傅和楚辞秘密带着三位皇子入京,还让寇静随同保护。

与这密信一同到来的是一封圣旨,上面说天和帝很看好漳州府的新式教学,于是让楚辞去相邻几省交流一下,看能不能将此法传扬开来,遍及大魏上下。

这明面上的圣旨自然是为他们暗中出行做掩护的,可漳州府提学司的众人却激动不已,为他们能在圣上那里挂名而高兴,甚至还有人想跟着楚辞一起去交流思想,传播经验。

楚辞无奈苦笑,只能以圣旨为由拒绝他们,还收获了一大波失落的神情。其实他也不愿意做这事,密信上的内容,证明了天和帝在下很大一盘棋,身为里头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卒子,他不知道自己此行能起到什么作用。但无论怎么想,这一趟他都走定了,皇命难违,他无法拒绝,幸好一路有人相伴,倒也不算太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