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3/4页)

你不要与我生气,我与你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我知道你有把握,可是咱们心里没把握。你还年轻,空读过几卷兵书,咱们说,真上了战场也不当什么!你若向往金戈铁马,等日后,身强体健壮年时,再去圆梦也不迟!征战四方开疆扩土,不正是爱新觉罗氏的祖宗们做的吗?

你有此志,老祖宗最该欣慰。她不答应,不就是挂念着你如今年轻,这又是打自己的藩王,又眼看着是僵持不下、一时解决不了需要徐徐谋之的事情,你真急着去了,也没什么益处!”

她少见地说了一长串的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是仗着这么多年的情分,她说什么康熙也不会生气,也不在乎康熙心里怎么想,将自己想到的通通说了出来,略有些语无伦次,但看康熙的神色,是听进去的了。

娜仁眉眼微松,叹了口气,握住康熙的手臂,缓缓道:“你想要建功立业的心,我们都明白。可你也体谅体谅我们的心不是?想要征战沙场,日后有的是机会,何必拘泥于这一时呢?如今朝廷打不起急仗,和那三个只能缓缓地磨,你真上了战场,也做不了什么,倒时候更觉得通身的力气使不出去,心里不痛快。”

“……阿姐,不必劝了,朕明白了。”康熙轻声道,又笑着摇了摇头,“都是差不多的意思,阿姐和前朝那些人说起来就是两种味。”

娜仁有些感动,“亲人的感觉?”

“读书不多的感觉,不过听着挺轻松的。”康熙狡黠笑着,“他们那群人说起话来引经据典,短短一句都要涵盖多少典故,又恨不得骈四俪六地对仗工整,随时能够载入史册为策论的。倒不比阿姐这个,听起来轻松省脑子。”

娜仁看他笑得狐狸似的,心里又是生气又是好笑,猛灌了一盏茶,白了他一眼。

皎皎捧着功课跑进来请教,康熙回答着女儿那些对如今的他而言浅薄到有些幼稚的问题,倒是耐心细致。

娜仁握着卷话本子倚着凭几翻看,不时抬眼瞥一眼那父女两个,随口道:“腊月里了,是不是该接大阿哥回宫了?”

“倒是,这些日子为了御驾亲征的事,前头争论不休,朕倒是把这个给忘了。”康熙忙招手唤来梁九功,命道:“你去回昭妃,预备着接大阿哥回宫的事宜。择个好日子,接大阿哥回宫过年。明儿一早命人去明珠府里传话,让那边也预备着。”

梁九功连声答应,娜仁道:“眼看大阿哥也三四岁了,一直养在宫外不是道理。总不能在宫外开蒙不是?”

康熙沉吟片刻,道:“年后再议吧,如今这个时节……纳喇氏也试探过想接保清回宫,不过这里头……”

“你们总是有太多太多的顾虑想法,所以才会累。”娜仁摇摇头,低声道:“在此时此刻,他还只是你的儿子,不是谁的丈夫,谁的主君,你们还保持着最简单的父子关系,这是最应该珍惜的时候。”

她算是肺腑之言,难得开口说干系那样大的事情。

康熙听得出她的用心,抿着唇点点头:“阿姐放心,朕省得。”

“汗阿玛——”皎皎扯扯康熙的袖子,嗓音清清脆脆的,如珠落玉盘,又带着童稚,悦耳好听,“是纳喇娘娘生的弟弟吗?弟弟要回宫过年了吗?”

康熙一扬眉,打趣道:“哟,咱们皎皎还记得保清弟弟?”

见皎皎煞有其事地点头,他更吃惊了。

娜仁掀起眼皮子看他们一眼,嗤笑道:“别吃惊了,你家小公主记性好着呢。上旬少她两块甜糕,今儿下午还与我念叨着,要我还给她。中秋、重阳、冬至,小阿哥都入宫了,她怎么不可能不记得?”

康熙笑吟吟地:“咱们皎皎记性可真好。”

皎皎托着腮帮子乐呵呵地点头,康熙又凑近在她耳边悄声问:“那你额娘欠你的甜糕还你没有?”

说是悄声,其实离得这样近,娜仁怎么会听不清呢?

她白了这神神秘秘的爷俩一眼,又忍不住去看皎皎的反应。

只见皎皎大眼睛亮闪闪的,想要开口欲言又止,不忘小心地回头看她一眼。她连忙低下头做出认真读书的模样,然后竖起耳朵仔细听着。

皎皎见额娘“没注意”这边,放心地对阿玛伸出两根手指,笑得灿烂,“还了!额娘允皎皎这勋多吃两块甜糕!等小弟弟回来,皎皎也要把甜糕分给弟弟吃,茉莉姐姐做的甜糕可好吃了!”

“哦?皎皎要把甜糕分给弟弟?真好。”康熙笑容满面,一副老父亲骄傲的模样,又不由问:“皎皎只给保清弟弟,不给保成弟弟吗?他们可都是皎皎的弟弟哦。”

皎皎摇摇头,一副小大人模样,“皎皎上次要把甜糕给保成弟弟,就被额娘拦下了。额娘说了,保成弟弟还小,不能吃甜糕!但保清弟弟比保成弟弟大,可以吃甜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