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2/4页)

夜宵备的是酸菜白肉锅子,留恒浅尝辄止,慢慢吞吞数米粒般地咽了小半碗米饭下去。康熙与娜仁一撂筷,他也飞快地将筷子撂下,板着自己的小脸平静地净手,然后慢条斯理地端起清茶漱口。

娜仁随意瞥了眼他的碗底——好家伙,盛饭的宫女对留恒的饭量是真的很有数了,一粒米不多,正正好好。

康熙不大注意这些,顶多拧眉念叨留恒两句叫他好生用膳,不过老生常谈,留恒面色不变,谁也不知他听没听进去。

这会诚恳的像是听进去了,回头一看,又好像没听进去。

康熙深沉地叹了口气,早已习惯如此,不再于此处纠结,在挪到暖阁炕上喝消食茶的时候,盘膝颇为郁闷地道:“这眼见要过年了,皎皎还没到,总不会连除夕家宴都迟了吧?”

“不会的。”娜仁淡定地道:“不是说是京郊那边大雪封了路吗?从水路改旱路,耗时本就多些,如今又逢了大学,迟两日至京师也是有的。”

康熙是半点没听进去这话,只问娜仁:“皎皎都出去一年了,如今迟迟未归,阿姐你不担心吗?”

“……唉,人家哪里迟迟未归了?分明来了书信,本说今日回,大雪封路,要再晚一两日,这都是平常的。”娜仁无语极了,又语重心长地道:“孩子大了总是要出去走的,皎皎才是第一个,你膝下的儿女们,总都有出去闯荡的一日,各个你都要这样揪心不成?”

公主们便不说了,阿哥们日后总是要出去办差的吧?

就康熙这样,真,九五之尊的帝王何必如此儿女情长?

想的都没有娜仁开。

在数量上看,皎皎在娜仁这也应该比在康熙那重要啊!

康熙眉心紧蹙,“不是那个道理。”

再多的他也未曾详说,娜仁便呷了口消食茶,从容缓声道:“左右皎皎欢喜遂意便是了,我也不求她能常伴我身侧、病重侍汤药,琼枝不比她贴心?”

听她这话,康熙微微一怔,然后收敛愁容,笑了出来,感慨道:“阿姐你这话叫皎皎听了,只怕要伤心的。”

就这样,在她亲阿玛的日夜期盼之下,皎皎终于与安隽云回京。

因路上的耽搁,知道宫里毕竟着急,她并未在公主府洗尘,而是匆匆地入了宫,先各宫请安一番。

太皇太后是喜欢她出去多走走的,曾祖孙两个亲近一会,问了些地方山水风景、风俗特色的话,太后也在那里,兴致勃勃地听着。

说话间,透过新换的明净通透的玻璃窗,见到冬葵在影壁前后翘首盼望的样子,太后忍不住一笑,对太皇太后道:“皇额娘,还是快叫皎皎到永寿宫去见她额娘吧,在这里坐久了,她额娘要着急了。”

太皇太后会意,也转头一瞧,冲着皎皎摆摆手,“去吧,你一走就是一年,你额娘和你汗阿玛都很想念你。”

皎皎便顺从地起身,轻盈地道了个万福向两位长辈告退,然后步履从容却不失急切地离去。

看着她的背影半晌,太皇太后静坐着,倏地笑了,“这丫头……”

太后轻声道:“皎皎很快活,那安隽云是和她心意的那个人。”

“那便什么都好了。”太皇太后满面都是笑,似又有些怅然,微带感慨,“若是我的雍穆……也罢了。”

太后静静地低头喝茶,殿内一时寂静无声,太皇太后闭目仰头,好一会才深沉地长长叹了一声。

永寿宫里,皎皎几乎是步履如风地走入了宫内,透过窗子见到她,康熙与娜仁便很惊喜了,留恒也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几人都激动地等待皎皎入内。

往南边走了一遭,皎皎原本白皙的肤色不复,是有些类似尚红樱从海外回来那种健康的小麦色,但皎皎还没有尚红樱晒得狠,瞧得出是戴着帏帽的。

这样的肤色是不符合时人追捧的喜好的,但娜仁倒觉着这样健康的肤色很好,康熙只说了两句在京中好生养养,又说南边日头烈,别的一句没有。

倒是留恒,颇为公允客观地说道:“姐姐你晒黑了。”然后也不知是因为求生欲还是出于本心地,又道:“不过仍是十分美丽出挑。”

“噗嗤——”皎皎忍不住轻笑,捏捏他的脸,挂挂他的鼻子,道:“姐姐给你带了些好东西,回头叫人送入宫来。”

又扭过身,笑呵呵地对康熙与皎皎道:“也给汗阿玛和额娘带了,老祖宗、皇玛嬷、太妃们与各宫娘娘、弟妹们也都有。等回头送入宫来时会带礼单和笺子,届时劳累琼枝姑姑,替我操持操持。”

与茉莉亲自捧茶点进来的琼枝听了,便笑着应下。

娜仁不满地道:“你不应当和我说这话吗?”

“便是托给您了,最后多半也是琼枝姑姑去做,不如直接拜给正主不是?”皎皎笑着,神情狡黠,又靠过去贴着娜仁软声撒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