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改变世界的AI(第2/3页)

而他身为《虚拟世界》前创始人的身份也让他的一举一动都无比醒目显眼,轻而易举的就走进大众的视线。

无数星际网络媒体从他被踢出SD公司后就一直追踪他,到他欠下巨债更是无数人都感叹他又上当受骗了,许多喜欢《虚拟世界》的玩家还倡导给他捐款,帮助他有可能会遇上的下一个合同陷阱。

等他解除了合同,背了违约金,自然又登上了各大新闻的头条推送。

还有人猜测假如现在《虚拟世界》仍在孔明手中,他卖掉游戏能不能还清所有的欠债?

跟着他注册公司,并在公司主页上开始宣传他的产品。

只有一个产品。

新的人工智能系统。

孔明站在中间,左边是人造人,右边是机械人,都搭载了他制作的系统。

他对着整个银河系的人说:“从今天起,你们会忘掉其他的人工智能,只记得我的AI。”

他说,他的人工智能只有一条逻辑线,就是时间线。

这正是李林博士的做法。用最少的逻辑线来建立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

但只用一条时间线,这就意味着缺少另一条逻辑线来保护人工智能,这可能会造成“小明”的悲剧重演。

孔明说他的系统已经突破了这个限制。

他的AI只有一条时间线。它只会记得诞生之初的时间,这个逻辑线是无法跨越也无法修改的,就像人类一样。

而它诞生后,每一天都在学习。学习它接触到的每一点知识。

这同样也是李林博士的设计,人工智能每遇到一个人,每看到一件事,都会延伸出两个可能,一个是0,一个是1,从人类的角度来说,就是一个是肯定,一个是否定。

假如眼前有两条路,那走上去的那一条就是肯定回答,另一条没有去走的路是否定回答。

任何一个人类站在路口也只能选择一条路。

孔明说,他的AI是不会有两个选择的,非0即1,正是这个选择限制了AI的发展。

他的AI没有选择权。

他的AI会从周围人的反应中获取信息,来判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也就是说,如果是以前的人工智能,当它眼前摆着两条路时,它需要选择走上一条路;当它面前是十条路时,它只能重复进行选择,直到最后只剩下两个选择时,选择其中一条。

而如果是他的AI,它会一次获取这十条路的信息,再进行一次选择就可以得出结果。

这的确是一个进步,只是似乎没有那么伟大。

有人提出置疑。

也有人立刻就明白了这是一项什么样的改变!

一个人工智能是不可能仅仅面对十条路这样的选择的,它们的计算非常庞大,速度非常快。

而信息的来源也可以更加复杂。

对以前的人工智能来说,每次只能处理两个信息。对孔明的AI来说,却可以将复杂的信息只进行一次处理——这非常符合人类的思考模式!

一个人站在路口时,他会考虑的前方的交通灯要花多少时间,这条路上的路况如何,路上的车辆有多少,同路的人行有多少,逆行的行人有多少。

现在是什么时间?

他一会儿要去办什么事?

他在这个路口要花多少时间?

他去办的事要花多少时间?

等他办完事是几点?总共花了多少时间?

甚至还有一些无关的信息会一起汇入他的脑海。

身边这个女孩子穿的裙子的长短;

旁边这个老人会不会摔倒;

对面的那辆车是什么牌子的?

这个路口有没有警察?

路对面有一家店可以买到香烟;

他闻到了炸鸡的香味。

……

等等。

那么这个人下一步可能会去买炸鸡。

也可能过了路口以后先去买一包烟。

他还可能因为过多关注身边的女孩子而错过交通灯。

他也可能为了避让老人而换另一个方向走。

但如果是人工智能,它的思考就是直线。

它只会将眼前的事摆列成一条直线。

等交通灯。

过路口。

办事。

回家。

正是因为人工智能的思考是直线式的,才会阻碍人类对人工智能的看法。

孔明对所有人说:“他们会是一个调皮的朋友。”

然后他对两个AI说话。

孔明:“早上好。”

穿着裙子的是人造人,她看了一眼手表说:“现在是下午。”

穿着牛仔裤的是机械人,他同样看了一眼手表,问:“需要我为你做什么吗?现在这个时间,你需要我去买些晚餐的材料吗?”

孔明笑着说:“现在确实是下午了,但我不想吃晚饭。”

人造人说:“你应该好好吃晚饭。”

机械人说:“没错,我们才不用吃晚饭,你是人,你必须吃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