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2/3页)

云歌笔尖一停。

终于来了。

董老师说的,和云歌的判断完全相反。

中考的所有科目,云歌自己都已经完成了两轮复习,知识点和解题技巧都已经掌握,之前五年的中考试卷不止做过一遍。

复习到这个程度,自己心中对中考的重点难点考点自然是有数的。

云歌自己的判断是,今年中考数学大题依旧会考坐标系上的抛物线问题,而且很有可能是最后的、最难的一道大题。

晚上回到宿舍,云歌用手机播放白天的录音,“……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抛物线问题,已经连续考了两年,今年大题肯定不会考了。”

“……这一块内容,你们不必浪费太多时间。”

董老师在说这几句话的时候,每句话之前的停顿时间,都比她一贯的停顿时间略微长一些!

而且董老师的声音也更加紧绷!

当然,区别十分细微。只有云歌这样本就心存怀疑的人,和董老师前前后后的语气对比,才能听出一点端倪。

也只有云歌,才知道董老师的另一重身份——

董老师不仅是彭老师被停职后被请回来教初三一班数学的特级教师,还是为了让慕司琛考状元成立的教学组组长。

前一个身份,董老师当然希望班里的所有学生考的好。

但是后一个身份呢?

董老师会不会担心状元之位被除了慕司琛之外的学生抢走?

如果担心的话,她又会不会采取什么行动来避免呢?

董老师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云歌答案——她将崇礼、一中、二中的尖子生,将所有可能威胁到慕司琛状元之位的竞争者,全都圈在所谓的“状元冲刺班”里。

一网打尽。

方法粗暴却有效,故意划错重点、押错考题。

云歌私下提醒了状元冲刺班的每一位学生,她认为董老师的重点和押题不准确。但是所有人在云歌和董老师之间,都毫不犹豫地选择相信董老师!

毕竟前几年的中考数学卷都是董老师出的,董老师早就将中考研究透了,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以押题准出名!

而云歌初中三年都是学渣,三模考试进步飞快,但也仅仅是一次考试而已。

对于云歌的提醒,有人当场反驳、有人虚伪应和。云歌能看透所有人的想法,他们都相信董老师,认为云歌为了考状元故意蒙蔽竞争对手,不择手段。

云歌的提醒点到为止。

只有祁旸是例外。祁旸认真对云歌道谢:“谢谢你,关于重点和考点,我有自己的判断。”

“作为感谢,我愿意将我自己对重点和考点的判断,和你分享。”

云歌眼中浮现出一丝惊讶,“谢谢,但是不用了。”

祁旸笑了,“看来你更信任自己的判断。”

云歌摇头,没有再说什么。

董老师说的哪些重点学,哪些不用学,云歌全都置若罔闻。其他科老师说的话当然也一个字都不相信。

但是云歌也没什么自己的判断。她有判断的能力,但经过这些事后,她不想再去琢磨重点和考点。

她把初中所有的知识全都当做重点对待!

全都当做半月后会出现在中考卷子上对待!

这样一来,复习的工作量陡然增加。但是云歌学习效率再次提高,她抓紧一切时间,恰巧赶在中考前完成了自己毫无疏漏的复习计划。

.

转眼就到了中考的日子。

云歌运气不错,分到的考场就在崇礼中学。

她早早将文具准备齐全,并且适应了一段时间,带入考场的文具都是最趁手的。

两辈子加起来第一次参加中考,云歌有点紧张。

不过在试卷发下来之后,云歌心中的那点紧张立刻荡然无存,她的眼中只剩下试题。

第二天上午考数学时,云歌拿到卷子,径直翻到最后一页查看最后一道大题。

只看了一眼图,云歌立刻就能确定,最后一道大题考的就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抛物线问题!

董老师特地强调过的“今年大题肯定不会考了,你们不必浪费太多时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抛物线问题。

云歌唇角微微勾起,溢出一丝冷笑,又很快消失不见。

云歌先通览一遍试卷,对整张试卷的题量题型心中有数后,才开始审读第一道题,然后以飞快的速度答卷。

提前看了一眼最后一道大题,不过耽误了云歌半秒钟时间。除了那半秒钟,云歌整场数学考试心静如水,没有被影响半分。

两天的中考结束后,云歌沉沉地睡了一觉,第二天早上,按照要求到教室领取答案。

云歌走进教学楼,看到状元冲刺班的几名同学正聚在大厅里哀嚎。

“完蛋了完蛋了!我考砸了!”

“数学、物理、化学……怎么全都考了老师说今年不会考的内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