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侧郎(第2/2页)

李管事点着头,嘴角快挂到耳后的笑怎么也收不回来,乐呵呵地坐下。

然后她瞥见谢明允严肃的神情,脸色飞快地一收,装出一副宠辱不惊的模样。

谢明允心说李管事就是这样喜形于色的性子,倒不必苛责什么,于是放松了神色道:“先不急着招呼客人,铺子里有其他的伙计,当务之急是揽客。”

“揽客?”李管事不解地反问,又拍了拍胸脯说,“公子你可以放心,过几日百姓就会慢慢回到我们铺子,甚至因此事而引发更多原本非我们铺子的客人,在我们谢氏钱庄交易。”

她都将往后一段时日都规划好了,再招一批伙计,召唤众多客人,更重要的是再也不能出现上回那般人手不够的场面,以免又被人钻了空子。

谢明允将她的想法猜了个十成十,却摇摇头:“还不够。”

李管事惊了。

公子仍嫌不够?

她本以为此事过后,再如何补救都难以挽回,客人能有原先一半多便已是万幸,不曾想公子这一招下来,往后客人只多不少。

这若是还不够,那在公子眼中,如何算是“够”。

李管事心里一荡,仿佛燃起了一小窜骤起的火苗。

谢明允眉梢轻轻一挑,笑了笑:“你可知为何我们来京城,第一步便是开钱庄,而非丝绸。”

闻言,李管事皱起了眉头,这一点她从未细想过,江南谢家运送贸易多以金贵丝绸、珍稀马匹、各式珠宝等物品,这些江南特有的产出和手艺功夫,一贯最畅销,不论是向国都城还是往西方沙漠,均供不应求,价格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至于钱庄的营生,谢家算不得其中翘楚,却的确在江南凭着百年口碑屹立不倒。

但到了京城,皇亲高官当道,谁人念你那江南谢氏的人情,故而谢家钱庄这一出,初始走起来必然步步维艰。

李管事想不通,但如今看来是公子另有打算。

她猜测道:“莫非……日后谢家在京城的发展,需要咱们钱庄奠基?”

除此之外,恐怕没什么理由让公子这般“舍近求远”了。

谢明允点点头:“正是。”

他抬眼望向门外广阔大街,目光也扫过某个偏僻小巷。

“银子乃是根本,我们若想扩大谢家在京城的影响,让其立足脚跟,需得有足够金银周转,而无论是丝绸还是珠宝,价格昂贵,虽利润大,却一时被垄断,恐怕真要应了那句‘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倒不如钱庄。”

谢明允少有如此“多言”的时候,大多时他惜字如金,能一句话说完的绝不一段话,能一个字言简意赅地道清楚的,就绝不说一句话。

独独在生意上,能畅所欲言,细细地将所思所想一一道来,哪怕对方只是自己的下属,但只要眼前的人能理解且他信任,似乎讲这些话也无不可。

李管事却不知想到了什么,眼眶一热。

固然,她为公子的这份信任而激动,心脏狂跳只余却想到了别的,比如谢家偌大家族怎会缺资金,恐怕是当家的不愿将现银运来京城供公子支配——毕竟谢明允乃男子,虽长期代管事务,在谢母心中,终究是一个已经嫁出去的儿子。

她心里一热,拱手道:“小的明白,必为公子尽绵薄之力。”

谢明允见她嘴角紧抿,有一丝苦脸的苗头,心里疑惑了下,转而不甚在意的抛开了。

他固然善于揣摩旁人心思,却不会将其用在自己人身上,苏言是,眼前李管事也算是。

清咳了一声,谢明允吩咐道:“今日尽快找人写一张告示,就贴在正门口。”

李管事忙问要写什么。

谢明允:“就写,本钱庄日后改革,利息随存钱年限增长,但若客人有急事需用,予以证实,降低部分利息后酌情取出……”

几乎一字不漏的听完这段“改革”,李管事睁大了眼睛。

这……

简直前所未有!

但她心底又忍不住想,这般改制……真的可行吗?

许是她这疑惑又震惊的神情为谢明允觉察,他点了点头,语气笃定:“去办吧。”

被这坚定的语气所感染,李管事忙不迭地冲了出门,结果刚踏出去又匆匆地返回来。

她呵呵一笑,从里边取了公银:“忘了带银子。”随后又脚步匆匆地奔了出去。

谢明允:“……”

不知过了多久,他看着熙攘人群,繁华街巷,店面热闹非凡,是京都的人间烟火气。

他喃喃道:

“终有一日,此处将布满谢氏产业。”

苏言方一脚踏进门槛,就听见这么一句不重却坚定的“誓言”,脚步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