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风云变(第2/3页)

但据说人一清醒过来,就唤了禀笔太监和内阁四大辅臣进宫面圣……

然后那天夜里,忽然京城大街上就戒了严。——三皇子遇害。

人人都眼睛盯着四皇子的时候,谁能想到却是三皇子一个疏忽,被KO了。现场抓到的刺客遭逼供不过,供出是受了四皇子指使。说是四皇子之前被打压太过,因此气恨反扑。

德妃跪在皇帝寝宫前,哭得声嘶力竭状若疯妇。德妃娘家人跪宫门外,哭求圣裁,偌大一个世族,跪得那叫一个浩浩荡荡,哭得那叫一个悲声震天……

圣裁当然没那么快,但当日内阁四大辅臣进宫所议何事,却是再没有动静了。

当然四皇子做为此事的重大嫌疑人,被宗人府请去喝茶去了。

结果这位四皇子在宗人府的小黑屋里,据说是受不住阴寒,很快病倒了。报告上去,皇上正怒着,也不答理他。

然后没几天,这位年轻人跟与太后娘娘和皇上两个病人抢官道似的,就抢先上了路了。

宗人府力证,一切按例没有严刑没有虐待,是他自己事情败露,连惊带吓加先天体弱,扛不住事才走的……

这么快两位实力干将没了,然后没多久消息终于瞒不住,太后娘娘知道四皇子没了之后,也很快就撒手去了,老太太也没得玩了。

结果再没多久,却查出来三皇子之死,是大皇子所为……

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人证物证,一干人众。于是大皇子也被宗人府请去赏月去了……还饶上一个五皇子,哥俩一起做着伴儿。

朝堂上很怪异的安静,也怪异的暗潮涌动。很多原来站了队追随了别人的人,现在象没了娘的孩,忽然茫然了。

好嘛,实力派们,都去抢头等机票去了……

那现在,大家,咱们,以后跟着谁尼,肿么办聂?

而关键时刻,还得看人家帝国老大的。这么丧钟敲啊敲的连声响,这么成年可堪用皇子挥啊挥的个个挥挥小手绢儿走人的时候,皇上大人的病情,却日渐好转了。

看来这当皇帝吧,果然得有那命啊。

于是立太子再不用那么迫不及待了呀。人家皇帝也不过四十来岁啊,要搁现代,时髦大叔们还在猛揪青春的尾巴呢。就算是在那个平均寿命不高,爱赶早的三十岁可能就做了爷爷的年代,但人家是圣上了,是天下之主呀,那必须得是开挂的人生啊。

所以大臣同志们不必太焦虑啊,华灯上了该洗脚洗脚,该按摩按摩,该大老婆大老婆,该小老婆小老婆……

这事儿于程家,并没有什么关系,外面戒严咱不出门,外面宽松咱听热闹就好嘛。其他的,该怎么过日子怎么过去。

在这么连番的从后宫到朝堂都震翻了天的一整夏天过后,珍妃娘娘淡定送来了中秋月饼,名茶果酒,嘱老母该吃点儿吃点儿,该喝点儿喝点儿。——儿在宫里挺好的。

而程向腾,在九月底的时候却忽然升了官。原本一个五品的指挥史,直接升为了四品,做了副都指挥使。

原因么,却是因为充州那边的情形不大好。

——这么大半年过去了,关于程侯爷的病情,报回来的信除了上次的“时有昏迷”,后面一直是“没有起色”。

而令程向腾憋闷的是,他兄长这么大的事儿,他这次竟然请不来假去探看了。

先是朝廷觉得边关有异动,要紧着练兵呢,正是用人之际啊乱跑什么跑。后来朝堂上大地震一个接一个,谁都趴窝老实呆着去,凑什么乱啊。

于是这一向,程向腾基本都在憋着气儿的操练那帮兵崽子……

而宫里的皇上,在某个日光晴好的时候,忽然悄没声的摆驾西山大营。正遇上程向腾指挥着两支队伍对练阵法呢。

但见两队望旗而动,令出疾行,你来我往厮斗甚酣,呼喝遍野,烟尘遮天……据说当时就把悄悄山头观战的圣上给镇了。

程向腾就这么入了圣上的眼。上面一句话,连升两级……

圣上说是身体好转了,却于完全好了差得远的远的远的很着呢。要不跑西山大营不骑马去还摆着驾坐着轿呢,当山路好走咋的。

他肯拖着病体就去阅军,当然是因为边关真不好。

唐端谨去了边关之后,一直收拢不好边军,每每奏章回京,都是指责边军里某某将领不服号令不听指挥之类的,甚至将某些损失较重的敌军扰边,都怪罪到那些人身上去。

当然唐端谨提到的这些人,在边关,还有一个统一的出身,叫程家军。

从前,程家军就叫程家军,那自编的番号,是震聋发馈的,是叫嚷出来,能让北辰兵裹足不前的。

只是后来程家军从程老侯爷扶持今上登基后,到如今已经过多次整编,尤其现在的程侯爷程向骥领导之后,就再没叫过程家军。至少在兵部的来往文书里,在上报朝廷的所有奏折里,再没出现过“程家军”这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