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私聊2(第4/4页)

然后一发不可收拾,那些文人学子自恃有才,看了之后技痒,大多还爱留两笔,或题诗,或留评,或对字对文或对酒楼菜品,最后连评酒楼桌椅板凳的都有。

可见这些人多闲,多爱表现,多爱互动。

因为武梁的字不好,所以她刻意的写花体,把字写得象画的。大多时候她只画插图,字泡泡让酒楼各人执笔,男女老少,字缺胳膊少腿儿都不怕,更显本真。

其实评价嘛,说好的说孬的左不过那些,其实武梁觉得这玩艺儿它受欢迎,本质上是因为中间隔三差五的欢乐小段子吧?

反正后来留评的人源源不绝,贡献小段子的人也不在少数。当然也有回头客认真来翻阅,想找一找自己当日的留评有没有跃然纸上。——不知是不是想讨稿费?

画册也成酒楼一个特色。

特色是特色,客源才是关键。酒楼和马车行一直保持着持续的友好合作关系,给马车免费换新的车帘,给车夫送新的衣褂,当然上面都有成兮酒楼字样。跟马车行老板签好协议,一年四套衣褂白送,两套车帘更换,当然也必须穿足挂满一整年,否则退两倍物料费用。

所以后来也有酒楼想如法炮制,可惜为时已晚。当然成兮酒楼是因为位置偏僻才需要这般宣传宣传的,你处在热闹大街上的店面,其实也不必在这方面花费很多吧。

另外一个武梁主攻的,其实是散漫的人力车夫。他们但凡送个客人到成兮,都可以免费领一个烧饼,偶尔也有点心或打包好的剩菜。

总之有烧饼做基本款勾引着,那些闲来无事的车夫,很愿意把客人往这边送,很积极的帮忙拉客:饭点了,客人吃不吃个饭啊,去成兮酒楼啊。

有时候他们甚至愿意免费送客人过来。反正既然拉不到人赚不到钱,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出把子力气赚个烧饼也是好的嘛。

……

酒楼的其他小动作也不断,所有的节气都有活动,所有的外卖都附送自制卡片,时常有各种名目的行业聚会,发起人?匿名,参与者?爱来不来,不来你不怕错过什么嘛?

成兮酒楼位置偏僻吗?只不过大门离热闹大街拐了个弯而已,又不是远,来惯了走熟了路,这地段热闹了,就不会觉得偏了呀。消费是有习惯的,来了一次的,大多第二次的时候就觉得驾轻就熟,路也不远了,地也不偏了,一切好说了。

酒楼生意越来越上轨道,有第一天的大咖露脸,没有人来砸场子,生意做得顺风顺水。

程向腾隔了很久又来了一次,但武梁不待客,左院紧闭,他连面儿都没见着。

当然他也没玩翻墙啥的把戏,心里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很满意的。她就在那里,没和别人乱热乎,老老实实待着,程熙来看过她,两人玩得很乐呵。这,也很好嘛。

邓隐宸果然没几天便整军出发离了京,武梁没见他,当然也不回复他什么话。打仗啊,那么好玩的?再回京没有一年也得半载,没准会要三两年呢,时移事移,到时候谁知道是个什么情况,到时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