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还债2(第2/5页)

唐端慎做为先遣部队,拿着借据,雄纠纠气昂昂去催款,把成兮的柜台拍的啪啪响。

“你们掌柜的借了人银子后就不露面了,什么意思?当初走时留下话说两月就回,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人呢?”

说若再不还银子,那就只好收酒楼抵债了。

金掌柜很诧异,哎哟喂东家还欠了唐家银子?咱不知道啊。

接了借据细看真伪,看明白了就开始推诿,“咱们东家虽走时说出门两月即回,但出门在外哪能没有个不赶趟的事绊住脚呢。请唐少爷消消气,再耐心等等吧。”

“还等?既然说了两月回却不回,显然这人说话就不可信。再说这么久不露面谁知道是死是活。”说自己现在就已经看出不对了,还再等足一年再说,当人傻子吧。

总之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他就要收帐,不然就要收酒楼。

收酒楼什么的太吓人了,金掌柜表示怕怕。

“哎哟唐家大门大户的,不会与咱市井小民过不去吧?我们东家出门,也是为了生意奔波嘛。你看东家不是借你钱嘛,生意人借钱当然是为了做生意的,难道是为了拿来吃喝的?所以如今去忙生意了,唐少爷您应该知道的嘛。”

“再说说好了借期一年,咱没违约呀。倒是唐少爷您这中途跑来追讨,说不过去呀。”一边还寻求外援,问食客众人,“说不过去呀,各位说说对不对呀。”

“您想想东家拿了钱去投资,本来半年能回本,再半年能赚钱,一年后可不就能把借您的还上了吗。但现在才刚投进去,你来收帐来了,拿什么给你啊?已经投到店里的又收不回来,直接店面转手又赔钱,这不坑人吗?各位说说,是不是坑人啊?”

唐家对武梁不会有什么友好举动,金掌柜心里自然有谱,见唐家上门,还以为要趁东家不在做什么呢,却原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两万两银子嘛,他手里就有些。武梁之前在京城开那些小店不时从酒楼拿银子,后来人家有了大钱就没再动用过酒楼的银子。三月份出京时,显然也考虑她不在京时酒楼有个什么万一的情况,所以也没从酒楼拿银子。

到现在,这半年多的流水都在金掌柜这儿呢。纵使不够,找人周转一下凑凑也是能的。何况还有侯爷,不行去找侯爷吱一声,侯爷哪有不管的。

他心里有底气,说话当然就不退让。重点就在借款未到期上,“你来的时间不对,你违约,你理亏……”,并由此说到了影响不好上,少爷你这样来闹,等于你败坏我们酒楼名声,阻挡我们店里生意,这亏损该算谁身上。

还时不时的要求众人评评理,看唐少爷这行为合不合理,应不应该,看这事儿是咱们东家不还钱的错,还是少爷你不按约定来收钱的错?

一般遇到这事,普通小民那是真不敢往前凑的。但成兮酒楼又不同,走的高档路线,来的人中不泛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

这些人中,就有与程向腾邓隐宸他们相熟的,或者刻意想拍他们马屁的。倒是唐家那边的亲友,不怎么来这里消费。

所以如今遇见这事儿,倒有人肯出头说句公道话。

有人一带动,便有人跟着这样那样的说话。

唐端慎急眼,说你他妈废什么话,说来说去不还钱还有理了是不是?上门要帐还影响你生意了,还要赔你点儿钱咋的?

只是金掌柜嘴巴滔滔理由多,又众说纷云之下,唐端慎也不好完全不讲道理。最后承认自己没到期便来催债,也有不妥,所以他可以不要利钱了,但本金必须马上归还。

金掌柜等的可不就是这个嘛,当掌柜的都这样,习惯讨价还价,争取回来点利益是一点儿。于是点头就应了,表示马上给东家写信,很快就能有答复。

唐端慎表示可以,爷就再等你十天半月的,你们东家若不赶紧的给爷滚出来,你们就给我从这店里滚出去,爷来接手。

——唐家兄弟知道武梁不在,故意这么闹腾紧逼,自然是做给程向腾看的。

本来两兄弟合起来的五万两银子,直接到成兮封酒楼更便利,但唐端谨另有想法。

毕竟跟自己妹夫的女人合作这种事儿,传出去总会被多种解读。若再传出旁的什么话来,那可好说不好听了。虽然传些什么也是于武梁更不利,但唐端谨做为唐家可能的未来主人,一向也十分爱惜自己的羽毛。

所以他先不出面,由唐端慎先上。

唐端慎手上的是明明白白的借条,说出去他们又占理又好听。看看唐家多仁义,连妹夫家出府奴才有困难也帮扶过呢。

一方面这是明面上对程向腾还以颜色:你罩着的女人,了不起啊?让我妹子不快,当我唐家好欺?

一方面等着程向腾出手。如果程向腾拿银子出来替成兮还债,小唐氏尽可以此为把柄,把成兮当成程向腾的产业,或砸或卖或收在自己手里,程向腾也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