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找死(第3/6页)

一直叫嚣的尊卑呢,因为出身对他的妩儿各种瞧不上,骂过罚过威胁警告过,到现在也还时时嫌她,难道他的妩儿还不如那个戏子能入眼?

那个戏子到底算个什么?

身为太后这样做又算什么?她的行事有哪里及得上他家妩儿?

从前那个御下严格的,有胆略的,某些方面连自己都相当佩服的,高贵智慧女人形象,在程向腾心里一寸寸崩塌。

而从前那许多的隐忍的抱怨,纷争抬头。

这样的品性行径真是够了,身份高贵什么的,只是面上那一层衣裳吧。

程向腾觉得又一次受到了深深的伤害,来自带着“出身高贵,身份显赫”标签的可笑物种。

当然他并没有因此而表现激烈,毕竟他见过的听过的乱事儿,可不只这一桩。从当初隐约的不安到逐步的猜测、一步步落实的这么长时间里,再强烈的情绪也会慢慢淡化。

然后,他沉默着,什么都没做。

其实他应该做些什么的,就算心里再不爽,毕竟那是程家的女儿,那是他姐。门风,亲情,一荣俱荣一辱俱辱什么的,他就该坚定不移的维护太后的名节,协助遮掩,或进谏提点,他应该做些什么才对。

但他没有,他有事要忙,为武梁善后,为武梁请封,好多事做。昭明寺事情虽然压下了,但其中牵扯的枝蔓,必须掐灭干净。惠太妃为什么会忽然一改前态?从前她本是安份安静地在昭明寺呆着的。

她是怎么忽然有了钱,怎么忽然有了恨,怎么一步步的实施的?

武梁先后在昭明寺呆那么长时间,和惠太妃比邻而居,和睦相处,就算不被怀疑她的参与,也会被怀疑她是否真不知情。

他得细细再过一遍,好不容易走到今天,程向腾可不愿再给她留下任何后患。

何况太后这件事上,肯定有人比他更着急。

——程向腾能发现这种种蛛丝蚂迹,别人自然也能。果然,年轻的皇上最先坐不住了。

说起来,也不排除是太后自觉难以启齿,才故意露出这些个破绽,等着兄弟儿子们主动跟她表态开口的可能。

皇上是太后扶持起来的,曾经对母上十分依傍,这些年也感念大恩,侍母极孝,极少对太后说个不字。

太后是大事不糊涂的,当年谋划儿子上位,对儿子那是扶上马、送一程,然后说放手就放手,不参政揽权不影响国计大事,相当得皇上尊敬。

所以如今就算私德有亏,到底是台面下的东西,影响不了什么大事,皇上依然很替太后留面子。

他在母子闲聊中,言辞恳切对太后致歉,说儿子如今政务繁忙不能时时侍奉左右,心里甚是不安。想起幼年时虽无知,却也能常伴母后,偶博母后一笑。

如今母后身边,人少也许冷清,但人多也实会令人嫌厌。将来或垂笤稚子或名伶戏子,两者中若有“任一”能解母后长日孤寂的,儿子也愿替母后心慰……

他话有着重,态度隐晦却坚决,意思明明白白:大的或小的,只能留一个。

既然皇上是这态度,程向腾越发不着急了。反正有太后,有皇上,他们定会将事情处理得干净好看,不留首尾的。

皇上虽然话说得客气,但大家心知肚明,这事儿没什么好说的了。太后虽然有羞愧也多少有些不甘,但还是仔细权衡,准备保柳水云一命了。

毕竟这个人看得见摸得着,可以随时陪在她身边。比起肚里那个不被期待的意外,那个现在让人时时慌惴不安,将来更是得步步谨慎,稍有不慎便出祸端的小东西,还是留着热乎的活人更明智。

这结果,太后也是有相当的心理准备的,她之前虽然犹豫,观望,但那点儿侥幸的期待并不高,她没有天真到以为能顺利生产一切无忧。

之前又是逛昭明寺又是护下白玫什么的,都只是在做两手准备而已,她并不曾执念于留下它。

但是,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竟然是得以保命的柳水云不愿意。

程向腾听说,柳水云苦苦恳求太后留下这个孩子,他心甘情愿用自己的命换。

太后不允。

柳水云以死想逼。

太后发了很大的脾气,警告他要与不要,都由她决定。他若敢再行寻死觅活之事,她马上拿掉孩子,将他们父子一起送去喂狗。

话说得难听、狠绝,但柳水云知道,太后绝对说得出做得到。

柳水云不闹了。

因为他也听出来了,太后这话里,到底还是有丝丝的和缓的。至少表示太后并没有完全决定好,并不会马上着手落胎了。

早前柳水云行事异常,确实是受了刺激。一方面是武师兄和白玫的缘故,另一方面,就是太后。

那时候太后刚刚得知自己怀孕,身体和心理都有起落反复,对柳水云一时气恨,一时怜惜,百般纠结之下,对柳水云的态度十分变幻莫测,让柳水云很是吃了几次苦头。于是柳水云不明所以之下,也是满腔的怨愤,在外就很有些气急败坏的表现。